Page 26 - 《广西植物》2020年第6期
P. 26
7 7 2 广 西 植 物 40 卷
体稳定性显著下降ꎬ造林后土壤恢复速度相对于 等ꎬ 2011ꎻTang et al.ꎬ 2016)ꎮ 而在黔南峡谷区ꎬ
森林破坏后更慢 ( Wei et al.ꎬ 2013)ꎮ 毛艳玲等 团聚体有机碳在水田、旱地和草地中ꎬ随粒径的减
(2008) 指出ꎬ福建低山丘陵地带林地转变为农田 小呈递增的变化规律ꎬ在灌丛和次生林中ꎬ则随粒
后ꎬ>2 mm 团聚体数量明显下降ꎬ<0.25 mm 团聚 径的 减 小 呈 先 降 低 后 增 加 的 规 律 ( 谭 秋 锦 等ꎬ
体含量显著上升ꎬ团聚体稳定性下降ꎮ 本研究发 2014)ꎮ 另外ꎬ在广西环江岩溶峰丛洼地ꎬ利用方
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MWD、MGD 值与 >0.25 mm 式不同ꎬ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波浪型或“ V” 形分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ꎬ说明土壤中 >0.25 布ꎮ 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由于有机物
mm 团聚体含量越高ꎬ团聚体稳定性越好ꎮ 这一结 料的输入和输出不同ꎬ导致了其土壤物理性状和
果与广西平果县果化镇典型岩溶峰丛洼地不同土 微生物活性差异ꎬ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在各粒径
地覆被 > 0. 25 mm 水 稳 性 团 聚 体 含 量 与 MWD、 团聚体的分布 (罗友进等ꎬ 2011)ꎮ
MGD 显 著 正 相 关 一 致ꎮ MWD、 MGD 值 和 2 ~ 5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与全土有机碳含量
mm、1 ~ 2 mm 团聚体含量有相似的变化ꎬ且 MWD、 关系密切ꎬ不同植被类型下ꎬ2 ~ 5 mm 和 1 ~ 2 mm
MGD 值和 2 ~ 5 mm 粒径含量显著正相关 ( 表 2ꎬ 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
R = 0.979ꎬ P<0.01ꎻ R = 0.981ꎬ P<0.01)ꎬ表明 2 ~ 5 关ꎬ1 ~ 5 mm 团聚体有机碳对全土有机碳的贡献最
mm 大团聚体的增加ꎬ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ꎮ 大ꎬ是主要贡献载体 ( 李娟等ꎬ 2013)ꎮ 本研究中
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分布的重要因素ꎬ 2 ~ 5 mm 团聚体有机碳分别占全土有机碳 49.55%
本研究中 SOC 与 2 ~ 5 mm 和>0.25 mm 团聚体含 和 42.47%ꎬ是全土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载体ꎬ而弃
量显著正相关ꎬ与 0.5 ~ 1 mm 和 <0.25 mm 团聚体 耕地则以<0.25 mm 团聚体贡献为主(53.75%)ꎮ
显著负相关ꎮ 以上表明ꎬ耕地转为林草地后ꎬ土壤 团聚体有机碳对全土有机碳的贡献一方面与团聚
颗粒由小粒径向大粒径转化ꎬ而不同岩溶地貌类 体分布有关ꎬ另一方面与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关
型ꎬ不同植被类型ꎬ则可能表现为不同粒径之间的 (Wei et al.ꎬ 2013)ꎮ 本研究发现各粒径团聚体有
转化ꎮ 机碳与全土有机碳显著正相关ꎬ林地和草地 2 ~ 5
植被变化显著影响了不 同 粒 径 团 聚 体 有 机 mm 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较高ꎬ均与
碳、全土 SOC 和 EOC 含量ꎮ 本研究中林地和草地 全土有机碳显著正相关ꎬ因此其对全土有机碳贡
团聚体有机碳、全土 SOC 和 EOC 含量均显著高于 献最大ꎻ弃耕地以< 0.25 mm 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
弃耕地ꎮ 这主要是因为ꎬ林地和草地具有较高的 低ꎬ但其团聚体数量最大ꎬ对全土有机碳贡献最
植被覆盖以及大量的凋落物和根系生物量的输 大ꎮ 因此由弃耕地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
入ꎬ弃耕地虽然有一定的枯草输入ꎬ但弃耕 2 aꎬ对 积累主要是因为 <0.25 mm 团聚体有机碳转向 2 ~
土壤的改变缓慢ꎮ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周转对土 5 mm 大团聚体中ꎬ因此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主要是
壤 有 机 碳 的 稳 定 有 重 要 作 用 ( Blanco et al.ꎬ 归功于 2 ~ 5 mm 大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ꎮ 这与李
2004)ꎮ 本研究表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 娟等 (2013) 的研究结果相似ꎮ
聚体粒径的增加有增加趋势ꎮ 这一结果与赵世伟 本研究 3 类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 EOC 含量差
等 (2006) 一致ꎬ这一结果符合 Elliott (1986) 的 异可能与植被凋落量、根系生物量、管理措施等因
团聚体形成机理: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于小团 素有关ꎮ 林地具有大量的凋落物ꎬ其分解可补充
聚体ꎬ因为大团聚体由小团聚体和有机粘合物进 EOC 的消耗ꎬ草地根系生物量丰富ꎬ弃耕地由于弃
一步团聚形成的ꎮ 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变化规 耕不久ꎬ植被覆盖低ꎬ杂草零星分布ꎬ植物残体输
律没有固定的规律ꎬ不同研究的结果不一致ꎮ 在 入量有限ꎮ 因此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 SOC
贵州岩溶峡谷区的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或土地 输入的数量和质量ꎬ进而影响土壤 EOC 含量 ( 张
利用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25 mm 粒径中ꎬ随 仕吉等ꎬ 2016)ꎮ EOC / SOC 和碳库活度 A 可表征
团聚体粒径增加ꎬ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小 ( 罗友进 土壤有机碳质量和稳定程度ꎬEOC / SOC 越高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