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5期
P. 15
5 期 温放等: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现状与多样性保护 7 9 5
iiꎬ v)]、裂檐苣苔( Oreocharis pumila) [ CR B1ab 总之ꎬ对地区特有种的评估时ꎬ需要谨慎且全
( iꎬ iiꎬ v )]、 峨 眉 尖 舌 苣 苔 ( Rhynchoglossum 面地考虑致濒因素ꎻ在进行全国性评估时ꎬ需要及
omeiense) [ CR B1ab ( iꎬ iiꎬ v )]、 世 纬 苣 苔 时与区域性评估专家进行沟通ꎬ真正了解地区特
(Petrocodon scopulorum) [CR B1ab (iꎬ iiiꎬ v)]、大 有种的实际濒危情况ꎮ 根据 2018—2021 年间持
根报春苣苔( Primulina macrorhiza) [ CR B2ac ( iiꎬ 续开展的野外考察工作ꎬ进一步对广西分布的苦
v)]以及丝梗蛛毛苣苔(Paraboea filipes)(CR C1)ꎬ 苣苔科植物进行相关的濒危等级评估的更新ꎬ其
这些都符合上述入选条件ꎬ可以作为列入国家或 中新增加了近年来发表的新分类群ꎬ尤其是在« 广
省级保护的范畴ꎮ 此外ꎬ还有除辐花苣苔和瑶山 西本土植物及其濒危状况» ( 韦毅刚ꎬ2018) 和« 中
苣苔外被列为濒危的 30 个种可以考虑ꎬ如方鼎苣 国种子植 物 多 样 性 名 录 与 保 护 利 用» ( 覃 海 宁ꎬ
苔(Petrocodon fangianus) [ EN A2acꎻ B1ab ( iꎬ iiꎬ 2020)出版之后发表的ꎬ或被评估时遗漏的类群ꎬ
iiiꎬ ivꎬ v)]ꎮ 而秋海棠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ꎬ该 逐一参照原文章发表时的评估且结合实地考察进
属于 2021 年有 7 个种被增加收录入选« 国家重点 行了进一步评估ꎮ
保护野生植物名录»ꎮ 这说明只有得到法律保护ꎬ 3.3 新分类群的濒危等级评估情况及存在问题
才能更有效地遏制破坏资源的行为ꎮ 2005 年之后ꎬ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新分类群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修订早已基本完成ꎬ很 呈爆发式增长ꎬ参与发表新分类群的学者、科研单
多物种的系统位置发生了变更ꎮ 瑶山苣苔和辐花 位也日益增多ꎬ出现新分类群最多的属为报春苣
苣苔已被并入广义马铃苣苔属ꎬ但« 国家重点保护 苔属、马铃苣苔属、石蝴蝶属、蛛毛苣苔属等ꎬ尤以
野生 植 物 名 录 » 中 仍 然 使 用 了 Dayaoshania 喀斯特地区特有分布的类群为甚( Möllerꎬ 2019)ꎮ
cotinifolia 和 Thamnocharis esquirolii 的学名ꎬ这可能 由于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分布范围狭窄ꎬ很多种
是为了凸显原被列为中国特有单型属的价值ꎮ 类仅发现 1 个或 2 个分布点ꎬ因此在植物分类学界
3.2 区域性特有种、区域性濒危等级评估与全国濒 常有“ 一山一种” “ 一沟一种” “ 一洞一种” 之说ꎮ
危等级评估之间的关系 生境好的区域常常属于人迹罕至之地ꎬ这些区域
基于韦毅刚(2018)的评估资料来探讨中国苦 在我国实施“ 村村通” 公路项目之前ꎬ交通状况极
苣苔科植物中的区域特有种及其对应的区域性濒 差ꎬ对这些地区的植物考察极不充分ꎮ 如今ꎬ所有
危等级评估与全国性濒危等级评估之间的关系ꎮ 乡镇和 90%的建制村都已通公路ꎬ这为科研人员
某一物种因历史、生态或生理因素等原因ꎬ造成其 深入边远山区提供了便利条件ꎬ加之越来越多的
分布仅局限于某一有限的地区或某种局部特殊生 科研人员和苦苣苔科植物爱好者关注这一类群ꎬ
境ꎬ而 未 在 其 他 地 方 中 出 现ꎬ 被 称 之 为 特 有 种 这为我国该类群的发现和正式发表的大爆发奠定
(Endemism 或 Endemic species)(左家哺和傅德志ꎬ 了坚实的基础ꎮ
2003)ꎮ 因此ꎬ广西的地区特有种一定是中国的特 然而ꎬ由于这些新分类群通常都局限分布于
有种ꎬ反之则不然ꎮ 这一概念拓展到濒危等级评 某些独特的狭域生境中ꎬ因此使得它们的生存现
估体系中ꎬ国内某一地区的特有分布和特有种的 状不容乐观ꎬ如凹柱苣苔属(Litostigma) 是 2010 年
濒危等级评估结果ꎬ一定反映了该种在全国范围 发表的新属ꎬ模式种凹柱苣苔( L. coriaceifolium) 分
水平上的濒危现状ꎬ除非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 布于喀斯特峡谷中ꎬ已知的其他 3 个种 [水晶凹柱
发现了其不同分布的居群ꎬ使其不再局限为该地 苣苔(L. crystallinum)、那坡凹柱苣苔( L. napoense)
区的特有种ꎮ 从这个角度分析ꎬ在韦毅刚(2018) 和屏边凹柱苣苔( L. pingbianense)] 均为典型的仅
和葛玉珍等(2020)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等级 分布于 1 个或相邻数个洞穴内的特化性分布植物
评估中ꎬ涉及广西地区特有分布的物种有 159 种ꎮ 类群ꎬ上述种类在发表时均被评估为极危ꎮ 而在
以韦毅刚(2018) 数据为基准与覃海宁(2020) 的 覃海宁(2020)的评估中ꎬ凹柱苣苔和水晶凹柱苣
相关数据进行比较ꎬ发现在这些广西特有种评估 苔均为无危ꎬ这需要进一步商榷ꎮ 广布种或适应
中的差异———极危 72(韦毅刚) vs. 3( 覃海宁)ꎬ濒 性极强的物种被发现为新种的可能性相对小得
危 43 vs. 13ꎬ易危 30 vs. 32ꎬ近危 1 vs. 27ꎬ无危 7 多ꎬ除了未评估及数据缺乏的类群以外ꎬ2005 年至
vs. 45ꎬ数据缺乏 3 vs. 11ꎮ 今在发表时被评估为无危的物种仅有 6 个ꎬ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