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广西植物2024年1期
P. 102
9 8 广 西 植 物 44 卷
类特征ꎮ 玉凤花属大部分物种的花瓣具 2 裂且位 物种分为 3 种:花距明显长于子房ꎻ花距与子房近
于前 部 的 裂 片 经 常 与 蕊 喙 侧 裂 片 及 唇 瓣 愈 合 等长ꎻ花距短于子房ꎮ 花距明显长于子房的类型
(Kurzweil & Weberꎬ 1992)ꎮ 根据侧花瓣裂片的有 出现在斧萼玉凤花(H. commelinifolia) 和长距玉凤
无ꎬ可分为 2 种ꎬ即侧花瓣全缘和侧花瓣 2 裂ꎮ 侧 花(H. davidii) 中ꎬ花距与子房近等长的类型见于
花瓣 全 缘 的 类 型 出 现 在 厚 瓣 玉 凤 花 ( Habenaria 卧 龙 玉 凤 花 ( H. wolongensis ) 和 十 字 兰 ( H.
delavayi)和小巧玉凤花( H. diplonema) 等种中ꎬ侧 schindleri)ꎬ花距短于子房的类型出现在中泰玉凤
花瓣 2 裂见于落地金钱(H. aitchisonii)和卧龙玉凤 花(H. siamensis) 和 剑 叶 玉 凤 花 ( H. pectinata) 中
花( H. wolongensis) 等 ( 郎 楷 永 等ꎬ1999ꎻ Chen et (郎楷永等ꎬ1999ꎻ Chen et al.ꎬ 2009)ꎮ 在本研究
al.ꎬ 2009)ꎮ 本 研 究 中ꎬ鹅 毛 玉 凤 花 的 侧 花 瓣 全 中ꎬ鹅毛玉凤花的花距较子房长ꎬ而粉叶玉凤花的
缘ꎬ而粉叶玉凤花的侧花瓣 2 裂ꎮ 可见ꎬ侧花瓣裂 花距则与子房近等长ꎮ 因此ꎬ花距特征也是该属
片的有无具有种间分类学意义ꎮ 重要的分类依据ꎮ
第二ꎬ唇瓣裂片也可作为玉凤花属的物种鉴 3.2 两种玉凤花属植物的合蕊柱超微特征及分类
定依据ꎮ 该属植物的唇瓣形状存在显著的差异ꎬ 学意义
但 3 裂的唇瓣及丝状或披针状的深裂是最常见的 相较于具有两或三枚可育雄蕊并缺少蕊喙的
类型ꎬ仅少数该属及其近缘的 Platycoryne 植物唇 拟兰亚科和杓兰亚科ꎬ兰亚科无疑是更为进化的
瓣全缘ꎬ4 裂或 5 裂的唇瓣则更罕见ꎬ只见于与玉 类群ꎬ其有一枚可育雄蕊和两枚退化雄蕊ꎬ蕊喙也
凤 花 属 近 缘 的 狗 兰 属 ( Cynorkis Thouars ) 中 没有缺失(Dressler & Dodsonꎬ 1960)ꎮ
(Pridgeion et al.ꎬ 2001ꎻ Chen et al.ꎬ 2009)ꎮ 岩生 第一ꎬ根据解剖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ꎬ本研
玉凤花(Habenaria idua)的植株和花部特征与丛叶 究的两种玉凤花属植物均只有一枚由可育雄蕊发
玉凤花(H. tonkinensis)较为相似ꎬ但前者因唇瓣绿 育而来的花药ꎬ花药室外侧各具一枚退化雄蕊ꎬ药
色且唇瓣侧裂片明显上举而区别于后者( 张文柳 室基部延伸成包裹花粉团柄的“ 花药室管”ꎬ属于
等ꎬ2015)ꎮ 本文中两种玉凤花的唇瓣均 3 裂ꎬ但 较进化的类群ꎮ 但是ꎬ两种玉凤花的退化雄蕊形
唇瓣的裂片形态存在显著差异ꎮ 鹅毛玉凤花的唇 状及“花药室管” 外壁细胞存在差异ꎬ鹅毛玉凤花
瓣中裂片舌状披针形ꎬ侧裂片近菱形ꎬ边缘具锯 具棒状退化雄蕊及皱波状“ 花药室管” 外壁细胞ꎬ
齿ꎮ 粉叶玉凤花的唇瓣中裂片线形ꎬ侧裂片前部 而粉叶玉凤花的退化雄蕊近三角形且“花药室管”
拳卷状ꎮ 因此ꎬ唇瓣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值得重视ꎮ 外壁细胞表面较光滑ꎮ 退化雄蕊形状及“ 花药室
第三ꎬ玉凤花属的花距特征也呈现出多样性ꎮ 管”外壁细胞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ꎮ
在大多数玉凤花中ꎬ唇瓣基部与合蕊柱愈合且二 第二ꎬ两种玉凤花属植物的两个柱头都伸长
者愈合的部位通常形成花距( Kurzweil & Weberꎬ 成“柱头枝”且具乳突和可授性区域ꎮ 在兰科中ꎬ
1992)ꎮ 该属的花距通常呈细长的丝状ꎬ一般较 仅兰亚科红门兰亚族下的玉凤花属、舌唇兰属、角
长ꎬ顶端渐细或膨大成棒状ꎮ 后一性状在该属部 盘兰属(Herminium L.)等属具两个柱头ꎬ但玉凤花
分物种中演化到极致ꎬ如 H.cataphysema 的花距末 属的柱头延长成“ 柱头枝”ꎬ相对其他类群较明显
端形成一个巨大的球形结构( Williamsonꎬ 1977)ꎮ (Dressler & Dodsonꎬ 1960ꎻ Dresslerꎬ 1993ꎻ Chase
在该属大多数物种中ꎬ花距直或略弯曲ꎬ但也有许 et al.ꎬ 2015)ꎮ 该属合蕊柱通常无毛ꎬ但 也 有 例
多物种 的 花 距 呈 不 同 程 度 的 膝 状 弯 曲 ( 如 H. 外ꎬ如 Habenaria hirsutitrunci 的柱头突起就密布毛
tentaculigera) 或螺旋状扭曲ꎻ而 H. anaphysema 的 (Williamsonꎬ 1980)ꎮ 本研究中ꎬ鹅毛玉凤花的柱
花距 则 更 为 特 殊ꎬ 其 形 成 一 个 环 ( Kurzweil & 头枝离生ꎬ而粉叶玉凤花的柱头枝则联合成舌状ꎬ
Weberꎬ 1992)ꎮ 本文观察到两种玉凤花属植物均 与罗毅波等通过扫描电镜所观察到的粉叶玉凤花
具近棒状的花距ꎬ但存在显著差异ꎮ 鹅毛玉凤花 的柱头枝相一致( Luo et al.ꎬ 2005)ꎮ 在上述两种
的花距末端膨大ꎬ与距口近等宽ꎻ而粉叶玉凤花的 玉凤花的合蕊柱上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毛状结构ꎬ
花距中部弯曲且花距末端要窄于距口ꎬ不膨大ꎮ 并且 二 者 柱 头 枝 上 的 乳 突 大 小 及 表 面 纹 饰 均
此外ꎬ花距与子房的长度比在该属不同的物种中 不同ꎮ
区别显著ꎮ 根据花距与子房的长度比ꎬ可把该属 第三ꎬ本研究还在鹅毛玉凤花的柱头边缘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