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广西植物》2020年第2期
P. 33

1 7 0                                 广  西  植  物                                         40 卷
                                                     Shannon ̄Wiener 指数为 1.203 6 ~ 1.273 5ꎮ 贺治州
   表 6  13 个表型性状与表型综合值(F 值)间的相关系数
                                                     等(2014)通过 15 个表型性状对热带优异种质资
    Table 6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13 phenotypic
                                                     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ꎬ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
         traits and comprehensive values (F ̄value)
                                                     为 0.070 ~ 0.24ꎬ均值为 0.12ꎬShannon ̄Wiener 多样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性状                        性状                     性指数范围为 0.603 ~ 2.066ꎬ均值为 1.579ꎮ 本研
                Correlation             Correlation
    Trait                     Trait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究中ꎬ研究群体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变异系数范
                                                     围为 0.080 ~ 0.41、均值为 0.20)ꎬ且遗传多样性丰
    抽穗期 HD       0.23∗∗   一次枝梗数 PBN      0.33∗∗
                                                     富(Shannon ̄Wiener 指数分布范围为 0.72 ~ 1.92、
    有效穗数 EPN     0.19∗∗   二次枝梗数 SBN      0.68∗∗
                                                     均值为 1.50)ꎮ 这与本研究群体在构建之时ꎬ引入
    茎粗 DMS       0.46∗∗   每穗粒总数 NPP      0.70∗∗
                                                     了大量国内外的种质材料ꎬ亲本间遗传多样性丰
    株高 PH        0.45∗∗      粒长 GL       0.29∗∗
                                                     富以及轮回选择育种方式在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
    剑叶长 FLL      0.72∗∗     粒宽 GW        0.22∗∗
                                                     的同 时ꎬ 能 通 过 基 因 间 的 重 组ꎬ 产 生 重 组 后 代
    剑叶宽 FLW      0.50∗∗  千粒重 1 000 ̄GW    0.37∗∗
                                                     有关ꎮ
    穗长 PL        0.64∗∗
                                                         本研究中ꎬ群体剑叶角度与穗型的 Shannon ̄
                                                     Wiener 指数最低ꎬ且明显低于其他数量性状ꎬ这可

   群体综合性状评价指标ꎮ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                            能与其属于分级描述的质量性状ꎬ存在较小的变
                                                     异范围有关ꎮ 群体有效穗数、剑叶长、二次枝梗
   的最优回归方程如下:
       y = - 4. 56 + 0. 021X + 0. 0010X + 0. 027X +  数、每穗粒总数的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
                         5          10        13
                                                     对应均值ꎬ表明研究群体的这四个性状具有较大
   0.025X + 0. 093X + 0. 014X + 0. 024X + 0. 18X +
          7        11        8        2        6
   0.0060X +0.0050X ꎮ                                的遗传变异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ꎮ 抽穗期、穗长、
           9        1
       式中ꎬX 、X 、X 、X 、X 、X 、X 、X 、X 、X 分             粒宽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其对应均值ꎬ表
              5  10  13  7   11  8  2  6   9  1
   别代表剑叶长、每穗粒总数、千粒重、穗长、粒长、                           明研究群体的这几个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低ꎮ
   一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抽穗                               水稻表 型 繁 多ꎬ且 彼 此 间 存 在 着 各 种 关 联ꎮ
                                   2
   期ꎮ 方程相关系数 r 和决定系数 R 分别为 0.997、                    轮回选择能打破不利基因间的连锁ꎬ利于群体优
   0.993ꎬ表明这 11 个自变量可以决定 F 值总变异的                     良性状的重组( 漆映雪和邹小云ꎬ2008)ꎮ 这几组
   99.30%ꎬF 值为9 826.46ꎬ方程极显著ꎮ 由回归方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ꎬ可能为之后群体性状的改良
   程可知ꎬ剑叶长、每穗粒总数、千粒重、穗长、粒长、                          提供依据ꎮ 本研究综合各性状相关性分析ꎬ茎粗、
   一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抽穗                           株高、剑叶长、剑叶宽为水稻株型决定因素ꎬ有效
   期 10 个性状对群体表型性状多样性综合值影响                           穗数、千粒重为产量决定因素ꎬ综合株型及产量性
   显著ꎬ可作为群体综合评价指标ꎮ                                   状相关性分析表明ꎬ对株型选择可以兼顾产量相
                                                     关性状ꎮ
   3  讨论                                                 本研究中ꎬ表型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

                                                     均表明ꎬ剑叶长、每穗粒总数、千粒重、穗长、粒长、
       遗传多样性越丰富ꎬ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一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剑叶宽、二次枝梗数、抽穗
   能力越强ꎬ就作物育种而言用于改良栽培品种和                             期 10 个性状可作为群体综合评价的指标ꎬ这些性
   选育新品种的潜力就越大ꎮ 变异系数的大小可以                            状可以大致分为株型及产量构成因子两类ꎮ 株型
   反映群体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ꎬShannon ̄Wiener 多                    及产量构成因子是水稻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ꎬ对
   样性指数能直观表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ꎮ 变异系                            群体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综合评价主要基于

   数及多样性指数常用于作物种质资源( 李自超等ꎬ                           这两类性状ꎬ也与实验群体侧重于产量性状分析ꎬ
   2001ꎻ胡标林等ꎬ2012ꎻ王海岗等ꎬ2016) 及轮回选                    以及实验性状的选取上相一致ꎮ

   择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Morais JOP et al.ꎬ 2017ꎻ                  本研究中ꎬ群体各表型性状均存在极端个体ꎬ
   Morais OP et al.ꎬ 2017)ꎮ 李自超等(2001) 对云南           其中极端性状个体可能是经轮回重组选择后多基
   不同地区稻种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ꎬ平均                             因累加产生的超亲本个体ꎬ多种优良性状的聚合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