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广西植物》2020年第2期
P. 92
2 期 张金峰等: 种子特征和播种深度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 2 9
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的差异显著性ꎻ所有数据的 用对所有萌发参数均无显著影响(表 1)ꎮ
统计分析均在 SPSS 21.0 软件中进行ꎮ 从图 1 可以看出ꎬ非去皮大、小种子的萌发率
均在 0 cm 播种深度最大ꎬ并随播种深度增大逐渐
2 结果与分析 降低ꎬ大种子萌发率在所有播种深度均高于小种
子ꎬ但仅在 0 cm 播种深度显著差异(P<0.05)ꎮ 大
2.1 种子大小、种皮和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去皮后萌发率显著提高( P<0.05)ꎬ小种子去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辽东栎种子的所有萌发 皮后萌发率下降ꎬ但与非去皮种子间差异不显著ꎬ
参数均具有极显著影响ꎬ种皮对所有萌发参数均无 去皮大、小种子萌发率也均随播种深度的增大逐
显著影响ꎻ种子大小和种皮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 渐降低ꎬ其中在 6、10 cm 播种深度不同大小种子间
萌发率和萌发值ꎻ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间的交互作 差异显著( P<0.05)ꎮ 不论是否去除种皮ꎬ不同大
用、种皮和播种深度间的交互作用及三者的交互作 小种子萌发率除在 6、 10 cm 播种深度间无显著差
表 1 种子大小、种皮和播种深度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Table 1 Multi ̄way ANOVA of effects of seed size (SS)ꎬ seed coat (SC) and sowing
depth (SD)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of Quercus wutaishanica
萌发率 GP 萌发速率 GR 萌发值 GV 萌发指数 GI
变量
Variable
F P F P F P F P
SS 68.55 0.000 13.10 0.000 46.05 0.000 48.26 0.000
SC 0.57 0.455 0.15 0.580 0.57 0.454 0.19 0.229
SD 17.30 0.000 3.55 0.000 22.04 0.000 13.27 0.000
SS×SC 4.13 0.048 0.75 0.057 6.20 0.016 3.10 0.085
SS×SD 1.30 0.287 2.11 0.266 1.65 0.196 1.63 0.196
SC×SD 0.25 0.859 0.95 0.874 0.47 0.707 0.32 0.812
SS×SC×SD 0.94 0.429 1.19 0.416 0.48 0.692 0.43 0.735
异外ꎬ其他播种深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ꎮ 著ꎬ但去皮大种子在除 3 cm 外的其他播种深度均
非去皮大、小种子萌发速率均在 0 cm 播种深 显著大于去皮小种子( P<0.05)ꎮ 不论有无种皮ꎬ
度最大ꎬ随播种深度增大而减小ꎬ在除 0、3 cm 外 大、小种子萌发值在 0 cm 播种深度均显著大于其
的其他播种深度间均差异显著( P<0.05)ꎻ大种子 他播种深度(P<0.05)ꎮ
萌发速率均大于小种子ꎬ但不同大小种子间仅在 0 非去皮大、小种子萌发指数也均随播种深度
cm 播种深度差异显著( P<0.05)ꎮ 与非去皮处理 增大逐渐减小ꎬ其在 0 cm 播种深度显著大于其他
相比ꎬ去皮大种子的萌发速率在所有播种深度均 播种深度(P<0.05)ꎬ不同大小种子间在 0 cm 播种
不同程度增大ꎬ而去皮小种子萌发速率略有降低ꎮ 深度差异显著( P<0.05)ꎮ 去皮大、小种子萌发指
去皮大、小种子萌发速率在 0 cm 播种深度均显著 数在 0 cm 播种深度均显著大于其他播种深度( P<
高于其他播种深度( P<0.05)ꎬ随播种深度的增大 0.05)ꎻ不同大小种子间的差异在 6、10 cm 播种深
持续减小( 去皮小种子) 或波动性减小( 去皮大种 度达显著水平(P<0.05)ꎮ 萌发指数在有无种皮处
子)ꎻ在 6、10 cm 播种深度ꎬ大种子均显著大于小 理间差异不显著ꎮ
种子(P<0.05)ꎮ 2.2 种子大小、种皮和播种深度对辽东栎幼苗生长
在同一播种深度ꎬ去皮大种子萌发值均不同 的影响
程度增大ꎬ但去皮小种子萌发值均略有减小ꎮ 非 种子大小和播种深度对除幼苗基径外的其他
去皮种子萌发值在不同大小种子间均差异不显 生长参数均影响显著ꎬ种皮对根冠比外的其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