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广西植物》2020年第6期
P. 92
8 3 8 广 西 植 物 40 卷
水肥配合处理水平对北京地区平原沙地生态油松 天株次) 、80 L( 10 天株次) ( A2)、
 ̄1
 ̄1
林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ꎬ为现阶段北京平 120 L(10 天株次) ( A3)ꎬ施肥处理分为 5
 ̄1
原造林工程探索出经济、有效的生态林管护策略 kg 株 ( B1 )、 15 kg 株 ( B2 )、 25 kg 株  ̄1
 ̄1
 ̄1
以及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ꎮ (B3)ꎬ空白对照不进行施肥、灌溉ꎮ 试验进行 3 次
重复ꎬ每个处理苗木数量不少于 20 株ꎮ 详见表 1ꎮ
1 试验地概况
表 1 试验梯度设计
试验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永定河畔ꎬ地理位 Table 1 Test processing gradient
置为 116°14′19.88″ E、39°36 ′47.01″ Nꎮ 属于暖温 A
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ꎬ年平均气温 12 ℃ ꎬ年平 B 主处理 Main treatment
有机肥施入量 灌溉额度 Irrigation quota
均降水量 556 mmꎮ Application
amount of A1 A2 A3
试验地的土壤质地为沙土ꎬpH 值为 8.8ꎬ有机 organic 40 L 80 L 120 L
fertilizer
 ̄1  ̄1 (10 d plant (10 dplant (10 d plant
质含量为 4.95 gkg ꎬ全 N 含量为 0.39 gkg ꎬ  ̄1  ̄1  ̄1
time) time) time)
 ̄1
有效 P 含量为 13.1 mgkg ꎬ速效 K 含量为 11.78
 ̄1
B1:5 kgplant A1B1 A2B1 A3B1
mgkg ꎬ碱解 N 含量为 59.32 mgkg ꎬ容积含水
 ̄1
 ̄1
 ̄1
B2:15 kgplant A1B2 A2B2 A3B2
量为 26.5%ꎬ总孔隙度为 54.1%ꎬ容重为 1.25 g
 ̄1
B3:25 kgplant A1B3 A2B3 A3B3
cm ꎬ饱和含水量 39.19%ꎮ 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
 ̄3
指标评分标准对该试验的土壤情况进行评价ꎬ该
试验地的各项指标ꎬ除有效磷外均较低ꎮ 土壤分 施肥于 3 月初进行ꎬ在生长季(4 月—9 月) 进
层情况不明显ꎬ通透性较好ꎬ保水保肥能力较差ꎬ 行灌溉ꎬ每 10 d 灌溉一次ꎬ每次单株灌水量为 40、
缺氮、少磷、少钾ꎮ 浅层地下水位为 8 ~ 10 mꎬ植物 80、120 L(后文简称低水、中水、高水处理)ꎮ 施肥
方式为距树 1.2 m 远ꎬ深度 20 cm 的地方进行环
生长所需水分主要依靠灌溉ꎮ
施ꎮ 灌溉采用节水灌溉的方式进行滴灌ꎬ滴灌设
2 材料与方法 施的铺设与调试于 2017 年 3 月末完成ꎮ
2.3 监测指标与数据采集
2.1 试验材料 2.3.1 形态指标 第一次数据调查于 2017 年 2 月
研究对象为大兴区油松大苗ꎬ试验所选用的 结束ꎬ第二次测定时间是 2018 年底ꎮ 生长指标包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园林有机肥作为试验 括树高、胸径、冠幅、新枝长、顶稍长ꎮ 其中树高使
材料ꎬ有机肥为园林绿化废弃物经堆肥处理后所 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定ꎬ胸径于第一次测定时喷
制成的ꎮ 该肥料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为 52%ꎬ总养 漆标记ꎬ第二次于相同位置测定ꎮ 新枝长取东南
分的质量分数为 6%ꎬ水分的质量分数为 5%ꎬ酸碱 西北四个方向主枝的当年生长量ꎬ第二次测定的
度为 7.5ꎮ 灌溉水为地下水ꎮ 是第一次所选枝条的第二年生长量ꎮ
油松大苗于 2013 年定植ꎬ株行距为 4 m × 5 2.3.2 叶绿素含量 叶片叶绿素测定:首先用 80 %
mꎬ栽植行为东西走向ꎮ 2016 年—2017 年不对油 的丙酮和 95 %的乙醇 1 ∶ 1 混合成 20 mL 的混合
松进行修枝处理ꎮ 2016 年末油松的平均胸径为 液浸泡 0.2 g 的叶片ꎻ然后测定 663、646、470 三个
6.62 cmꎬ平均冠幅为 2.5 mꎮ 该试验地的油松苗木 波长的吸光值ꎻ最后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叶绿素 a、
存在少量的松梢螟病虫害ꎬ长势较为一致ꎮ 叶绿素 b、胡萝卜素的含量ꎮ
2.2 研究方法 2.3.3 叶片养分含量 植物叶片的全 N 含量测定
采用裂区设计ꎬ主处理为灌溉量( A)ꎬ副处理 使用自动定氮仪法ꎬ全 K 含量的测定使用火焰光
为施肥 量 ( B)ꎮ 其 中 灌 溉 处 理 分 为 40 L ( 10 度计法ꎬ全 P 的测定使用钼锑抗比色法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