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48

1 2 1 6                                广  西  植  物                                         43 卷
                                                               中 QY_max 显著提高了 31.4%ꎮ 可见ꎬ单接种根瘤
            2  结果与分析                                           菌、单接种 AMF 与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均显著

                                                               提高了叶片稳态光量子效率( QY_Lss)ꎬ显著降低
            2.1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 AMF 侵染                       了叶片稳态非光化荧光淬灭(NPQ_Lss)ꎮ
            白三叶根系的影响                                           2.5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片
                 未接种 AMF 的植株根系未发现菌根真菌侵                         N 含量的影响

            染ꎬ而接种 AMF 的植株根系可见菌根结构(图 1)ꎬ                            与不接种相比ꎬ单接种根瘤菌、单接种 AMF 以
            其中单 接 种 AMF 的 白 三 叶 菌 根 真 菌 侵 染 率 为                及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的白三叶叶片 N 含量
            (77.9±7.9)%ꎬ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的植株根                      分别显著提高了 9.6%、18.8% 和 30. 3% ( 图 4)ꎮ
            系菌根真菌侵染率为(92.8±5.8)%ꎬ表明接种根                         可见ꎬ联合接种对叶片 N 含量的增强效果要显著

            瘤菌促进了 AMF 对白三叶根系的侵染ꎮ                               高于单一接种根瘤菌或 AMFꎮ
            2.2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生长                         2.6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片
            的影响                                                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接种处理均促进了白三叶的生长( 表 1)ꎮ 与                           与未接种相比ꎬ单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叶
            不接种对照相比ꎬ单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株高、                             片的 Ala、Gln 含量ꎬ分别提高了 27.5%、38.8%ꎬ显
            匍匐茎长度、叶片数、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总生物                              著降 低 了 Orn 含 量 ( 降 低 了 48. 3%)ꎬ 而 对 Arg、
            量ꎬ分 别 提 高 了 9. 3%、 49. 4%、 14. 5%、 19. 9% 和        Asn、Asp、Glu 和 His 含量无显著影响ꎻ单接种 AMF
            18.2%ꎬ而 对 地 下 部 生 物 量 无 显 著 影 响ꎻ 单 接 种             以及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均显著提高了白三叶
            AMF 与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均显著提高了白                          叶片的 Ala、Arg、Asn、Asp、Gln、Glu、His 含量ꎬ单接
            三叶的株高、匍匐茎长度、叶片数、地上部生物量、                            种 AMF 分 别 提 高 了 80. 8%、 104. 5%、 115. 4%、
            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ꎬ单接种 AMF 分别提高                           34.1%、99.5%、64.7%、103.1%ꎬ联合接种 AMF 和
            了 12.1%、48.7%、34.7%、32.9%、22.6%和 31.0%ꎬ            根瘤 菌 分 别 提 高 了 98. 9%、 227. 0%、 114. 4%、
            联合 接 种 AMF 和 根 瘤 菌 分 别 提 高 了 22. 5%、               56.8%、101. 4%、45. 5%、154. 7%ꎬ 均 显 著 降 低 了
            202.6%、54.9%、74.1%、30.2%和 66.3%ꎮ 可见ꎬ联              Orn 含量ꎬ分别降低了 28.6%、39.5% ( 表 2)ꎮ 可
            合接种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单接种ꎬ                              见ꎬ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片氨基酸
            单接种 AMF 对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在叶片数和生                           含量的促进效果更显著ꎮ
            物量上要优于单接种根瘤菌ꎮ                                      2.7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片
            2.3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绿                         N 同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素含量的影响                                                 与未接种处理相比ꎬ单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
                 如图 2 所示ꎬ与不接种处理相比ꎬ单接种根瘤                        了叶片的 GS、GOGAT、GDH、AS、AST 活性ꎬ分别提
            菌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 b 和总叶绿素含量ꎬ分                            高 25.0%、13.6%、25.5%、26.9%、36. 0%ꎻ单接种
            别提高了 42.5%和 20.8%ꎬ而对叶绿素 a 无显著影                     AMF 显著提高了叶片的 NR、NiR、GOGAT、GDH、
            响ꎮ 单接种 AMF 与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均显                        AS、AST 活性ꎬ分别提高了 29.3%、33.6%、33.7%、

            著提高了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ꎬ                          26.0%、44.1%、36.8%ꎻ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处
            单接种 AMF 分别提高了 30.4%、72.6%、38.3%ꎬ联                  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 NR、NiR、GS、GOGAT、GDH、

            合 接 种 AMF 和 根 瘤 菌 分 别 提 高 了 41. 6%、                AS、AST 活性ꎬ分别提高了 64.3%、85.5%、39.8%、
            102.6%、53.1%ꎮ 可见ꎬ联合接种对叶绿素含量的                       58.1%、51.7%、68.2%、57.1%( 表 3)ꎮ 可见ꎬ联合

            促进效应明显优于单接种根瘤菌或 AMFꎮ                               接种对 N 同化相关酶活性的提升效果要明显高于
            2.4 单一或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对白三叶叶绿                         单一接种ꎮ
            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由图 3:A-C 可知ꎬ与不接种对照相比ꎬ单接种                      3  讨论与结论
            AMF 或根瘤菌对叶片最大光量子效率( QY_max)
            均无显著影响ꎬ而联合接种 AMF 和根瘤菌的处理                               本研究中ꎬ 根瘤菌的接种显著促进了 AMF 对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