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65

7 期                     刘涛等: 不同生境黑老虎根际和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1 2 3 3

            因为野生生境受人工干预ꎬ栽培生境的植被、土壤                             用ꎬ其结构和组成受土壤环境因子如湿度、pH 值、
            结构和营养元素趋于不均衡ꎬ导致栽培生境下黑                              N、P、K、SOM 等 理 化 因 素 的 影 响 ( Roesch et al.ꎬ
            老虎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偏低ꎮ                                     2007)ꎮ 本研究结果显示ꎬ3 个不同生境下ꎬ黑老虎
                 本研究发现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黑老虎根                           根际土壤的理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ꎬ野生生境下
            际和根部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ꎬ子囊菌门大都为                              的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量高于栽培生境ꎬ说

            陆生ꎬ可分解土壤中动植物腐烂的遗骸和有机质ꎬ                             明栽培生境下ꎬ 要注意合理施用营养元素和有机
            释放有机物供植物吸收利用ꎬ其含量的高低与土                              肥ꎬ确保植物生长的需要和土壤生态环境平衡ꎮ

            壤肥力有关ꎮ 担子菌门常与植物形成共生菌根ꎬ                             同时ꎬ本研究结果也为后续的人工苗圃管理提供
            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Miguel et al.ꎬ 2020)ꎮ 本                了重要信息ꎮ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部内生真菌多样
            研究结果与五味子属( 江林春等ꎬ2020) 及其他中                         性相关分析显示ꎬ土壤 TK 和 TP 与根部内生真菌

            药材 如 重 楼 ( 王 艳 等ꎬ 2019)、 黄 精 ( 樊 锐 锋 等ꎬ            香农指数相关显著ꎬ表明 TK 和 TP 主要影响根部
            2021)、川穹( 张秫华等ꎬ2021) 等一致ꎮ 在属水平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ꎬ对丰度和优势度影响不明显ꎮ
            上ꎬ根部内生真菌中ꎬ GY_R、RJ_R 和 FQ_R 的优                     根际土壤真菌中ꎬ土壤 SOM、AN 和 TN 与根际土壤
            势 菌 属 分 别 为 外 瓶 霉 属 ( 77. 81%)、                    真菌 Ace 和 Chao1 指数极显著相关ꎮ 这表明土壤
            Cladophialophora(21. 68%) 和 蜡 壳 耳 目 未 分 类 属        环境因子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大于根部
            (19.7%)、外瓶霉属(15.20%)ꎮ 外瓶霉属在栽培                      内生真菌且主要影响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ꎬ而
            生境(GY)的根中丰度较高(77.81%)ꎮ 其原因可                        对根际土壤真菌的影响主要为丰度ꎮ 李铭杰等
            能为外瓶霉属有在土壤、水和空气等不同生态系                              (2021)发现ꎬ土壤 SOM、pH、AP、AK 与北苍术根
            统中有着广泛的分布ꎬ多为人、畜和水产鱼类等的                             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 Shannon 指数、Simpson 指数
            真菌病害ꎬ在植物中ꎬ有耐重金属特性的报道( 王                            呈正相关ꎬ其中 SOM 对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
            璐ꎬ2011)ꎮ 栽培生境下ꎬ长期施用化肥农药ꎬ受到                         影响最大ꎮ 杨蕊毓等(2022) 研究发现ꎬ川麦冬根
            人类活动干扰较多ꎬ外瓶霉属上升为优势菌群ꎮ                              围土壤丛枝菌根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组成与土壤理
            根际土壤真菌中ꎬ3 个样地的优势菌属均含被孢霉                            化因子 TK、TP、TN 相关性显著ꎮ 金辉等(2021) 对
            属ꎬ而其他优势菌群各不相同ꎮ 被孢霉属为土壤                             紫花针茅根际土壤和内生真菌研究分析发现ꎬ土
            碳及养分转化的关键成员ꎬ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                             壤理化 因 子 pH、 AK、 Fe、 Ca 和 Mg 与 Ace 指 数、
            中均发挥关键作用(宁琪等ꎬ2022)ꎮ 在属水平上ꎬ                         Chao1 指数和 Shannon 指数等真菌多样性指数显
            对不同生境下根际土壤和根部内生真菌的 α 多样                            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ꎬ与本研
            性分析显示ꎬ不同生境下黑老虎根际土壤和根部                              究结果具有部分相似性ꎮ N 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
            内生真 菌 群 落 的 丰 度 和 多 样 性 存 在 显 著 差 异ꎮ               的大量元素ꎬ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和物生物互作ꎬ
            FUNGuild 功能预测结果显示ꎬ7 个营养类型在 6                       形成植物-土壤的氮素化学循环ꎬ因此 N 与土壤微
            组样本中分布不均ꎬ栽培生境下( GY) 病理-腐生                          生物群落和根内生菌均发生交互作用( Hobbie et
            营养型及动物病原-真菌寄生虫-未定义腐生营养                             al.ꎬ 2007)ꎮ 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真菌的群落结
            型真菌在黑老虎根内生菌中比例最高ꎬ推测可能                              构ꎬ主要由于 SOM 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发生分
            是由于在栽培生境下ꎬ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ꎬ造                             解ꎬ同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养分来促进了
            成植株体内病原菌和寄生虫等侵害机会增加ꎬ病                              土壤真菌的生长 ( 隋跃宇等ꎬ 2009ꎻ Smith et al.ꎬ

            原菌潜伏或以条件性致病方式寄生于植物根内ꎬ                              2014)ꎮ
            是导致栽培生境下植物更容易发生病害的原因之                                  土壤 TN、AN、SOM 和 TK 是影响黑老虎根际土

            一(Rodriguez et al.ꎬ 2009)ꎮ 王艳等(2019) 发现ꎬ           壤真菌结构的主要因素ꎮ RDA 分析结果显示ꎬ被孢
            野生生境下的重楼内生真菌和土壤真菌菌群丰度                              霉属与 TN、AN 和 SOM 呈现较强的正相关ꎮ 被孢霉
            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园区环境ꎬ与本研究结果较为                              属是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被孢霉科ꎬ能显著
            一致ꎮ                                                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AN 和 AP 的含量(宁琪等ꎬ
                 植物根际土壤和根内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                           2022)ꎮ 本研究结果表明ꎬ多施有机肥、氮肥和钾
            低于逆境和维持土壤微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                               肥ꎬ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ꎬ促进黑老虎生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