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8期
P. 55

8 期                         谢丹等: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引种及迁地保育                                         1 3 9 7

            种存活率在 50%以下的科有 117 个ꎬ迁地保育不
            成功的科有 35 个ꎬ其中林仙科( Winteraceae) 引种
            13 次ꎬ收 集 该 科 植 物 9 种ꎬ 均 未 存 活ꎻ 刺 莲 花 科
            (Loasaceae)和双扇蕨科( Dipteridaceae) 引种次数
            分别为 7 次和 10 次ꎬ引种物种数量为 4 种ꎬ也均未
            保育成功ꎮ 存活物种数量排名前三的属依次为球
            兰属(212 种)、木兰属( Magnoliaꎬ 147 种) 和大戟
            属( Euphorbiaꎬ 120 种) ( 表 3)ꎮ 引 种 存 活 率 在
            50% 以 上 的 属 有 2 394 个ꎬ 其 中 引 种 存 活 率 为

            100%的属有 1 374 个ꎮ 引种失败的属共有 1 175
            个ꎬ其 中 木 麻 黄 科 ( Casuarinaceae) 异 木 麻 黄 属
            (Allocasuarina)引种 16 种、柏科( Cupressaceae) 美
            洲柏木属( Hesperocyparis) 引种 13 种 以 及 棕 榈 科
            (Arecaceae)水柱椰属( Hydriastele) 引种 10 种ꎬ均
            未存活ꎮ 物种存活数量与引种频次相关性极显著
            (r = 0.85ꎬ P<0.001)(图 2)ꎮ 现存登录号最多的                         图 2  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存活
            物种为大王椰(219 号)ꎬ与其引种次数最多相一                                     登录号与引种次数相关关系
            致ꎻ其次为 人 面 子 ( 171 号) 和 天 桃 木 ( 142 号)ꎮ              Fig. 2  Correlation between survival accession numbers
            成功迁地保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421 种ꎬ其                                   and introduction times in South China
            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8 种( 华南地区有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
            分布的 29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63
            种(华南地区有分布的 229 种)ꎮ 成功迁地保育华                         年)仅有少量引种且年度引种次数大多少于 100
            南地区受威胁植物 414 种ꎬ占该区域分布受威胁                           次ꎬ后期引种次数缓慢上升ꎬ并于 2001 年形成了一
            植物总数的 41.1%ꎬ其中极危物种 49 种、濒危物种                       个小高峰(引种 1 708 次)ꎬ这一时期共引种 7 158
                                                               号ꎻ自 2003 年进入跨越发展期以来ꎬ年度引种次数
            135 种和易危物种 230 种ꎮ
            2.3 历年引种与专类园建设                                     多在 1 500 次 以 上 且 有 6 次 超 过 2 500 次ꎬ 其 中
                 华南园始建于 1956 年ꎬ先后进行了五次规划调                      2004、2011、2010 年分别以引种3 480、3 411、3 026
            整ꎬ历经了创建探索期(1956—1966 年ꎬ建设专类园                       次位居前三ꎬ这一时期共引种 34 414 号(图 3)ꎮ
            10 个)、恢复拓展期(1973—1987 年ꎬ建设专类园 10                       现有的 38 个专类园区以及拟建的 4 个专类园
            个)、 稳定维护期 ( 1988—2002 年ꎬ 建 设 专 类 园 6               区中有 17 个是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植物迁地
            个)、跨越发展期(2003—2021 年ꎬ建设专类园 12                      保育ꎬ分别为棕榈园、竹园、木兰园、兰园、苏铁园、
            个)四个时期ꎬ共建设专类园 38 个ꎮ 华南园自 2022                      裸子植物区、姜园、凤梨园、檀香园、蕨类荫生园、
            年起ꎬ正式迈入国家植物园建设时期ꎬ拟建专类园 4                           山茶园、杜鹃园、露兜园、樟科植物区、壳斗科植物
            个ꎮ 建园至今ꎬ通过野外采集、植物园交换、机构或                           区、紫金牛植物区和豆科植物专类园( 拟建)ꎮ 通
                                                               过对这 17 个专类园区所涉及植物类群的引种 / 存
            个人赠送以及购买等方式开展了系统引种ꎮ 对 61
            664 条记录有详细引种日期的引种信息进行分析发                           活物种数和存活率的统计结果( 表 5) 发现ꎬ除檀

            现:探索建园前期(1957—1962 年) 仅有零星引种ꎬ                      香科(Santalaceaeꎬ42.8%)、棕榈科(43.0%)、豆科
            后期(1963—1966 年) 快速发展ꎬ并于 1964 年形成                   (45.8%)和裸子植物(46.7%)外ꎬ其余专类园区所
                                                               涉及植物类群的引种存活率均在 50%以上ꎬ其中
            了一个小高峰(引种 1 555 号)ꎬ这一时期共引种 4
            788 号ꎻ1967—1972 年进入了短暂的停滞期ꎻ恢复拓                     木兰科的引种存活率高达 98.1%ꎬ其次为樟科和
            展期引种数量飞速上升ꎬ年度引种次数在 1 000 次                         竹亚 科 ( Bambusoideae)ꎬ 两 者 引 种 存 活 率 均 为
            上下波动ꎬ仅 1986 年和 1987 年引种数量较少ꎬ这一                     75.3%ꎮ 引种 / 存活物种 数 最 多 的 为 兰 科 ( 1 086
                                                               号、639 种)ꎬ其次为豆科(1 015 号、465 种)ꎬ 与这
            时期共引种 13 397 号ꎻ稳定维护前期(1988—1992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