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广西植物》2020年第1期
P. 85
1 期 李依容等: 基于叶绿体基因证据的民族药滇白珠复合群系统发育关系 8 1
隔导致了地理隔离ꎬ处于横断山脉的居群受高大 明显差异ꎬ说明被毛这一性状与遗传分化的相关
山脉如哀牢山、点苍山、无量山、怒山、大凉山等阻 性不大ꎮ 形态与遗传的不一致性在许多植物中也
隔ꎬ而处于东南地区的滇白珠居群却分布在海拔 有报道ꎬ如在蔷薇科金露梅属植物中ꎬ金露梅( Da ̄
相对较低的大起伏中山如南岭、大瑶山、十万大 siphora floribunda)和银露梅( D. glabra) 因为花瓣
山、云开大山等ꎬ地势较横断山脉相对为平坦和连 颜色的不同而被分为两个物种ꎬ但研究发现基于
绵(尤联元等ꎬ2013)ꎬ滇白珠复合群可能因此没有 花瓣颜色对金露梅属植物进行物种划分界定没有
产生较大的遗传变异ꎮ 得到遗传数据的支持( Ma et al.ꎬ2014)ꎮ 此外ꎬ还
3.2 滇白珠复合群的系统演化关系 有生活在保加利亚的苦苣苔科植物 Haberlea ferdi ̄
本研究采用的两个叶绿体片段 rpl33 ̄psaJ 和 nandi ̄coburgii 和 H. rhodopensis 也出现了形态变异
trnL ̄rpl32 在滇白珠复合群中变异位点较少ꎬ虽然 和遗传分化不一致的现象( Petrova et alꎬ2014)ꎮ
有多个地区的序列没有形成分支ꎬ但解决了部分 对于滇白珠复合群这样的遗传和形态不一致性ꎬ
群 体 的 系 统 演 化 关 系ꎮ 本 研 究 中ꎬ 中 国 台 湾 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如下:(1)滇白珠毛被的生长
(HXQ)和菲律宾南达沃( F) 的秃果白珠居群得到 发育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ꎬ这种变异不稳定ꎬ与谱
了分子系统学较好的支持ꎬ这从遗传上支持了该 系遗传无关ꎬ毛滇白珠只能作为滇白珠的一种生
变种的成立ꎬ也支持了子房壁及蒴果不被毛是划 态类型ꎻ(2)叶绿体片段没有足够的分辨率且仅为
分该变种重要的共衍征( 分类性状)ꎬ果实形态特 母系遗传ꎬ无法检测是否存在杂交和网状进化ꎬ需
征被认为在白珠树属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要筛选合适的核基因片段或开展简化基因组分析
(Lu et al.ꎬ2010)ꎮ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ꎬ秃果白珠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ꎮ
是滇白珠复合群中较早分化出来的变种ꎬ但和具 3.3 滇白珠复合群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有地理隔离的横断山脉居群更近缘的关系并没有 尽管滇白珠复合群分布广泛而资源丰富ꎬ在
得到较好的支持( 支持率低)ꎮ 因此ꎬ与横断山脉 一定时期内可以承受一定规模的开发利用ꎮ 但
区域居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 是ꎬ该植物并非栖生地的优势种ꎬ竞争性差、生长
究ꎮ 在 1991 年中文版«中国植物志» 中ꎬ屏边白珠 相对缓慢( 灌木)、生物量有限、气候变化敏感性
因其叶片形态和质地的差异而被作为白珠的一个 高ꎬ连年的工业化采挖会导致区域性资源很快枯
变种处理ꎬ后 Flora of China(Fang & Stevensꎬ2005) 竭ꎮ 根据野外调查发现ꎬ云南中部、东北部和四川
将其作为滇白珠的异名处理ꎮ 但是ꎬ本研究分子 大凉山的居群正处于严重的人为干扰中ꎬ该区域
系统发育显示ꎬ屏边大围山的两个个体 DWS ̄1 和 的滇白珠复合群经历了当地一些药材公司连续性
DWS ̄2 与其他滇白珠居群分属于两个分支ꎬ且位 整株(包括地下根部)收购ꎬ并伴有民间药用采挖ꎮ
于较基部而较早地分化出来ꎻ从网状进化关系看ꎬ 这些居群的生物量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减少ꎬ对该
屏边大围山的居群被单独划分为一支ꎬ一定程度 复合群进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极其重要ꎬ需要在
上支持了该变种遗传学上的独立性ꎮ 本研究的基础上ꎬ进行居群式取样开展生态地理
基于传统形态分类ꎬ毛滇白珠因其枝、花梗密 学及谱系地理学研究ꎬ更深层次阐明遗传变异格
被均匀分布的硬毛ꎬ叶边缘被缘毛而被单独作为 局的形成机制ꎬ确定保护单元ꎬ才能制订有效的保
一个变种ꎬ区别于滇白珠( Fang & Stevensꎬ2005)ꎮ 护策略ꎮ
但是ꎬ本研究分子系统发育显示ꎬ采自云南武定的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王
毛滇白珠和采自云南安宁的滇白珠聚为一支ꎬ同 红研究员和刘杰副研究员、中国台湾海洋生物博
时采自贵州印江的毛滇白珠和同地区的滇白珠聚 物馆何宣庆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州植物研究所的
为一支ꎮ 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 Peter W Fritsch 馆长研究员为本研究提供分别来
的影响ꎬ表现出丰富的形态、生理和发育等表型 自马来西亚鼓亨、中国云南保山昌宁、中国台湾、
(Sultanꎬ2000)ꎮ 根据我们野外观察发现ꎬ生活在 菲律宾南达沃的实验材料ꎮ 感谢杨涛参与部分
背阴环境的滇白珠居群被毛情况多于向阳环境ꎬ 实验ꎬ感谢陆仁福、刘廷勋、张明英、王银环、陈彦
且叶片较小ꎬ植株较纤细ꎮ 本研究分子证据表明ꎬ 权、 李 国 红、 高 亮 新 参 与 中 国 境 内 实 验 材 料 的
同域分布的有毛被及无毛被滇白珠在遗传上没有 采集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