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广西植物2024年1期
P. 75

1 期            梁惠子等: 不同温度下 PEG 模拟干旱对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7 1

            (cm)和芽长(cm)(本研究中幼苗根长为胚根及胚                          时种子萌发势、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均最高ꎮ
            轴的总长度)ꎮ                                            25% PEG ̄6000 胁迫下ꎬ25 ℃ 时种子萌发率、萌
            1.3 数据分析                                           发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最高ꎬ种子萌发时滞
                 用 SPSS 19.0 对不同处理下狭叶坡垒种子各                     最低ꎬ25 ℃ 萌发时滞比 20 ℃ 和 15 ℃ 时显著低
            萌发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ANOVA) 和多重比较( 采                        23% 和 28%ꎬ胚 根 长 比 20 ℃ 和 15 ℃ 时 显 著 高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ꎬ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究                             21%和 35%ꎬ活力指数比 15 ℃ 显著增高 142%ꎮ
            温度和干旱胁迫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P<                            35% PEG ̄6000 胁迫下ꎬ3 种 温 度 间 的 萌 发 率 与
            0.05)ꎮ 以上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均设定为 α =                         其他浓度的干旱胁迫相较最低ꎬ仅在 20 ℃ 和 25
            0.05ꎮ                                              ℃ 条 件 下 种 子 萌 发 且 萌 发 率 分 别 为 8. 89% 和
                                                               15.55%ꎬ萌发受到严重抑制ꎮ
            2  结果与分析                                           2.2 不同 PEG ̄6000 浓度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

                                                               发的影响
            2.1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干旱程度对狭叶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见
                 由表 1 可知ꎬ0% PEG ̄6000 浓度处理下ꎬ20 ℃                表 1ꎮ 15 ℃ 时 0%和 5%胁迫下萌发率、萌发势、萌
            和 25 ℃ 时种子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胚根长                         发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 显 著 高 于 其 余 PEG ̄
            均显著高于 15 ℃ ꎬ萌发时滞均显著低于 15 ℃ ꎬ其                      6000 浓度处理ꎻ0%、5%、10% 胁迫下种子萌发时
            中萌发率分别比 15 ℃ 时显著高 59%和 56%ꎬ萌发                      滞显 著 低 于 其 余 3 个 胁 迫 浓 度ꎻ0%、5%、10%、
            势比 15 ℃ 时显著高 110%和 120%ꎬ萌发指数比 15                   15%胁迫浓度处理下种子萌发历期显著高于其余
            ℃ 时显著低 87%和 99%ꎬ萌发时滞比 15 ℃ 时显著                     2 个胁迫浓度ꎮ
            低 29%和 50%ꎬ胚根长比 15 ℃ 时显著高 21% 和                        20 ℃ 时ꎬ0%浓度处理下种子萌发率、萌发指
            46%ꎬ活力指数比 15 ℃ 时显著高 344%和 495%ꎮ                    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余胁迫浓度ꎻ0%、5%、
            25 ℃ 时种子萌发历期、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均                          10%胁迫下种子萌发时滞显著低于其余 3 个胁迫
            最高ꎬ分别为 14.3 d、6.28 cm、6.56 cm、27.62ꎬ其中             浓 度ꎻ0% 和 5% 胁 迫 下 萌 发 历 期 显 著 低 于 10%
            萌发历期、胚根长和活力指数显著大于其余 2 种                            PEG ̄6000 胁迫ꎬ随着干旱程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
            温度ꎮ                                                趋势ꎮ
                5% PEG ̄6000 胁迫下ꎬ20 ℃ 和 25 ℃ 时种子萌                   25 ℃ 时ꎬ0%和 5%胁迫下萌发率、萌发指数、
            发率、萌发势均显著高于 15 ℃ ꎬ萌发率分别比 15                        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其余胁迫浓度ꎬ
            ℃ 时显著高 42%和 46%ꎬ萌发势分别比 15 ℃ 时显                     萌发时滞显著低于其余胁迫浓度ꎻ0%浓度处理下
            著高 100%和 111%ꎻ25 ℃ 时种子萌发指数、萌发                      种子萌发势、萌发历期均显著高于其余胁迫浓度ꎮ
            历期、胚根长、芽长和活力指数均最高ꎬ其中萌发                             2.3 温度和 PEG ̄6000 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
            指数、萌发历期、胚根长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其余                             的相互作用
            2 种温度ꎮ 10% PEG ̄6000 胁迫下ꎬ20 ℃ 和 25 ℃                    由表 2 可知ꎬ温度、PEG ̄6000 模拟干旱胁迫及
            时种子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均显著高于 15                            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狭叶坡垒种子 8 个萌发指标
            ℃ ꎬ萌发率分别比 15 ℃ 时显著高 48%和 33%ꎬ萌                     均有极显著影响( P<0.01)ꎮ 不同温度条件下ꎬ种
            发势分别比 15 ℃ 时显著高 175%和 200%ꎬ萌发指                     子萌发对 PEG ̄6000 胁迫所表现的差异反映了温
            数分别比 15 ℃ 时显著高 77%和 75%ꎬ萌发时滞均                      度和 PEG ̄6000 模拟干旱胁迫对狭叶坡垒种子萌
            比 15 ℃ 时显著低 35%ꎬ萌发历期比 15 ℃ 时显著                     发的 交 互 影 响ꎮ 例 如ꎬ5% PEG ̄6000 胁 迫 下ꎬ20
            高 44%和 12%ꎻ25 ℃ 时种子胚根长、芽长和活力                       ℃ 和 15 ℃ 种子萌发率分别为 82.22%和 57.78%ꎬ
            指数均最高ꎬ其中胚根长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其                              两者相差 24.44%ꎻ10% PEG ̄6000 胁迫下ꎬ20 ℃ 和
            余 2 种温度ꎮ                                           15 ℃ 种子萌发率分别为 68.89%和 46.67%ꎬ两者
                15% PEG ̄6000 胁 迫 下ꎬ3 种 温 度 处 理 下 种             相差 22.22%ꎬ较 5% PEG ̄6000 胁迫下两者差异降
            子萌发率均低于 50%ꎬ种子达半致死率ꎮ 25 ℃                          低(表 1)ꎮ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