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广西植物2024年1期
P. 89

1 期                   王乐骋等: 云南火焰兰的花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胚胎学特征                                             8 5

            是在花药早期分化出一条不完全贯穿小孢子囊的                              ( Cymbidium ) ( Kant et al.ꎬ 2013 )、 苞 舌 兰
            不育隔膜组织( An incomplete sterile septum) 在花           (Spathoglottis plicata)(Sriyot et al.ꎬ 2015)、美冠兰
            药成熟时因发生降解形成空隙而造成ꎬ见于美冠                              属( Bhanwra et al.ꎬ 2003) 等ꎮ 其中ꎬ大花万代兰
            兰(Eulophia hormusjii) ( Bhanwra et al.ꎬ 2003)、纹    (Vanda coerulea)的花药壁超过 7 层ꎬ高达 9 层( 张
            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 ( Kant et al.ꎬ 2013) 和    锦等ꎬ2019)ꎬ这在现有资料里较为少见ꎮ 关于多
            大花万代兰( Vanda coerulea) ( 张锦等ꎬ2019)ꎮ 竹              层型花药壁ꎬ除了兰科的树兰亚科外ꎬ在广义夹竹
            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 的 8 个花粉团是花药             桃科 ( Apocynaceae s. l.) 也 有 报 道 ( Johri et al.ꎬ
            发育早期ꎬ每个药室的小孢子囊分化出的一对十                              1992ꎻ 艾静等ꎬ2021)ꎬ例如马铃果属( Voacanga)
            字交叉的不育隔膜组织ꎬ在花药成熟时发生降解                              的花 药 壁 普 遍 为 8 ~ 9 层ꎬ 有 的 多 达 12 ~ 16 层
            形成空隙ꎬ因将花粉囊分隔为成 4 枚棒状花粉团                            (Maheshwariꎬ 1971)ꎮ 因此ꎬ本研究认为多层型花
            而形成的( 谭庆琴等ꎬ2020)ꎮ 本研究从形态结构                         药壁的出现与花粉团的形成在兰科和萝藦科分类
            和组织切片水平揭示了云南火焰兰的花粉团数目                              系统 与 传 粉 生 态 适 应 性 方 面 具 有 一 定 相 关 性
            为 2 个ꎬ呈一对深裂花粉团ꎬ而非如资料所记载的                           (Endressꎬ 2016)ꎬ值得重视ꎮ
            火焰兰属具 4 个花粉团(吉占合等ꎬ1999)ꎮ 因此ꎬ                       3.4 小孢子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和小孢子四
            有必要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兰科花药发育过程中不                              分体排列多样化的分类系统意义
            育隔膜组织分化的数目及其排列位置ꎬ以及它们                                  本研究观察到云南火焰兰的小孢子母细胞经
            在成熟花药阶段因发生降解而导致的花粉团形态                              同时型胞质分裂形成正四面体和左右对称的小孢
            和数目的关系( 李璐等ꎬ2020)ꎮ 这对于根据花粉                         子四分体ꎬ接着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2-细胞型四合
            团数目和形态特征来探讨万代兰族—指甲兰亚族                              花粉ꎬ构成坚固致密的花粉团ꎬ这与兰科现有研究
            的分类学和系统学具有重要启示( Freustein et al.ꎬ                  结果一致(Johri et al.ꎬ 1992)ꎮ 在兰科的花药发育
            2002)ꎮ                                             过程中ꎬ同时型胞质分裂方式比较普遍ꎬ见于大部
            3.3 兰科“多层型” 花药壁发育模式与花粉团特征                          分兰科类群ꎬ如杓兰亚科的杓兰属( Sood & Raoꎬ
            密切相关                                               1986)ꎬ树 兰 亚 科 的 天 麻 ( Gastrodia alata) ( 梁 汉
                 本研究观察到云南火焰兰发育完整的花药壁                           兴ꎬ1983)、苞舌兰(Sriyot et al.ꎬ 2015)、巾唇兰(李
            有 5 ~ 6 层ꎬ属于“多层型” 发育类型(massive type)               璐等ꎬ2020)和竹叶兰(谭庆琴等ꎬ2020)等ꎮ 相反ꎬ
            (Soodꎬ 1989)ꎬ具有重要的分类系统学和传粉生态                       连续型胞质分裂方式较少ꎬ出现在兰亚科的眉兰
            学意义ꎮ 通常ꎬ被子植物的花药壁层数均为 5 层                           属(Ophrys)(Aybekeꎬ 2012) 和绶草属( Spiranthes)
            以下ꎬ可归为 4 种花药壁发育类型ꎬ包括基本型、                           (Kant et al.ꎬ 2013)ꎬ树兰亚科的大花万代兰(张锦
            单 子 叶 型、 双 子 叶 型 以 及 简 化 型 ( Johri et al.ꎬ         等ꎬ2019) 等ꎮ 关于胞质分裂方式的系统演化意
            1992ꎻ 胡适宜ꎬ2005)ꎮ 然而ꎬ兰科的花药壁层数                       义ꎬ已有研究认为同时型胞质分裂较为常见ꎬ是被
            在亚科和属间变化较大ꎬ不仅有 4 层的单子叶型                            子植 物 的 祖 征ꎬ 而 连 续 型 较 为 少 见ꎬ 属 于 衍 征

            (monocotyledonous type)ꎬ也有 6 ~ 7 层的多层型ꎬ            (Furness et al.ꎬ 2002)ꎮ 这在兰科所在的单子叶植
            值得收集更多资料分析其分类学意义ꎮ 在拟兰亚                             物纲或 天 门 冬 目 ( Asparagales) 均 有 类 似 的 观 点

            科( Kocyan & Endressꎬ 2001)、杓兰亚科( Swamyꎬ            (Rudall et al.ꎬ 1997ꎻ Furness & Rudallꎬ 1999)ꎮ
            1949ꎻ Ghimire et al.ꎬ 2020 ) 和 兰 亚 科 ( Soodꎬ       因此ꎬ本研究支持在兰科系统演化中ꎬ同时型胞质
            1986ꎻ Soodꎬ 1988ꎻ Kant & Goelꎬ 2013) 的一些物          分裂方式较为常见ꎬ且属于祖征ꎮ 值得一提的是ꎬ
            种里ꎬ花药壁层数多为 4 层ꎬ属于单子叶型ꎮ 然                           同时 型 胞 质 分 裂 方 式 也 见 于 杓 兰 亚 科 ( Swamyꎬ
            而ꎬ在树兰亚科ꎬ花药壁层数既有 4 层的单子叶                            1949ꎻ Sood & Raoꎬ 1986ꎻ Ghimire et al.ꎬ 2020)ꎮ
            型ꎬ也有多达 6 ~ 7 层的多层型ꎮ 例如ꎬ单子叶型花                           本研究观察到云南火焰兰的小孢子四分体排
            药壁见于原沼兰属 ( Malaxis) ( Soodꎬ 1992)、石斛               列形式有 2 种ꎬ即正四面体和左右对称ꎬ这与大部
            属( Dendrobium) ( Gurudevaꎬ 2016) 以及云南巾唇            分兰科的特征一致ꎮ 现有资料报道了兰科的小孢
            兰(李璐等ꎬ2020)ꎮ 多层型花药壁首次命名于羊                          子四分体排列方式多样ꎬ通常有 2 ~ 3 种ꎬ多达 5
            耳蒜属(Liparis)(Soodꎬ 1989)ꎬ后来陆续见于兰属                  种ꎬ包括正四面体、左右对称、十字交叉、“ T” 型和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