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广西植物》2024年第5期
P. 90
8 7 8 广 西 植 物 44 卷
的发生ꎮ 本研究中ꎬ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种
源木荷叶片、茎和根的可溶性糖、淀粉及非结构性
碳水化合物浓度ꎬ表明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处于负
的碳平衡状态ꎮ 在各器官中ꎬ福建种源木荷根的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降低最多ꎬ而广东种源木荷叶
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低最多ꎬ说明干旱胁迫
对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因器官、种源
的不同而存在差异(Li et al.ꎬ 2018)ꎮ
当植物遭受干旱胁迫时ꎬ细胞内的脯氨酸含
量通常会升高以调节渗透ꎬ并对酶、蛋白质起保护
作用( Sun et al.ꎬ 2020)ꎮ 王 曦 等 ( 2018) 研 究 发
现ꎬ干旱胁迫下桢楠( Phoebe zhennan) 幼苗叶片的
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ꎬ本研究也发现两个种源木
荷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以应对干旱胁
迫ꎮ 干旱胁迫还会引起植物体活性氧的增加ꎬ活
性氧的存在不仅会对植物的光合系统产生不利影
响ꎬ还会造成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与细胞死亡( Xu et
al.ꎬ 2010ꎻ Sun et al.ꎬ 2020)ꎮ 然而ꎬ植物会通过增
强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ꎬ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清
除过 多 活 性 氧ꎬ 减 少 对 植 物 的 伤 害 ( Xu et al.ꎬ
2010ꎻ 刘菲等ꎬ2018)ꎬ但也有研究发现干旱胁迫
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Zhang et al.ꎬ 2017ꎻ
吴玲等ꎬ2017)ꎮ 本研究中ꎬ干旱胁迫下叶片的超
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ꎬ可能是木荷叶片超
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容易遭到活性氧的破坏而下
降(吴志华等ꎬ2004ꎻ 吴玲等ꎬ2017)ꎮ
3.2 两个种源木荷幼苗对旱后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
干旱复水后ꎬ植物水分状态与细胞膨压恢复ꎬ
有助于后期代谢的恢复(Ruehr et al.ꎬ 2019)ꎮ 本研
究中ꎬ两个种源木荷的茎木质部水势与叶片相对含
水量均于复水后第 3 天恢复至对照水平ꎬ表明两个
种源木荷的枝条与叶片具有同样的恢复水分状态
的能力(Yan et al.ꎬ 2017)ꎮ 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
快速恢复ꎬ表明木质部仍具有水分运输能力(Ruehr
图 2 两个种源木荷幼苗叶片光合特征 et al.ꎬ 2019)ꎮ 相比于相对含水量与水势而言ꎬ两个
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种源木荷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恢复较为滞
Fig. 2 Response of leaf photosynthetic traits to drought
后ꎬ可能是由脱落酸(Duan et al.ꎬ 2020)、乙烯(Yao
stress of Schima superba seedlings from two provenances
et al.ꎬ 2020)的抑制作用引起的ꎮ 本研究发现ꎬ广东
种源木荷叶片的光合速率恢复速率高于福建种源
(郑云普等ꎬ2014)ꎮ 在干旱胁迫过程中ꎬ当树木呼 木荷的ꎬ表明不同种源木荷叶片的光合速率对复水
吸消耗的能量高于光合速率累积的能量时ꎬ则会 的响应存在差异ꎮ 两个种源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参
引起 树 木 体 内 非 结 构 性 碳 水 化 合 物 的 降 低 数恢复速率不一致ꎬ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ꎻ第一ꎬ以
(Mcdowellꎬ 2011)ꎬ进一步干旱可能会导致碳饥饿 往研究发现叶片导水率在旱后的恢复能力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