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广西植物》2022年第12期
P. 87
12 期 龙成等: 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物种组成变化及群落结构动态 2 0 7 7
不同群落管理措施和入侵物种传播对群落变化起 群落ꎬ并处于向气候顶极[ 干热河谷常绿针阔叶混
到推动作用ꎮ 相应地ꎬ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多( 方精 交林( Ma & McConchieꎬ 2001)] 演替的次生演替
云等ꎬ2004ꎻ龙文兴等ꎬ2011ꎻ盛大勇等ꎬ2012ꎻ许涵 初级阶段ꎮ 目前ꎬ基于永久固定样地的干热河谷
等ꎬ2013)ꎬ且多基于森林固定大样地开展( 叶万辉 植物群落动态及演替的研究还较为少见ꎬ并且对
等ꎬ2008ꎻ祝 燕 等ꎬ2008ꎻ 胡 跃 华 等ꎬ2010ꎻ 刘 海 丰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次
等ꎬ2011ꎻ徐丽娜和金光泽ꎬ2012ꎻ匡旭等ꎬ2014)ꎮ 生稀树灌木林的研究更是尚未起步ꎮ 本研究基于
这说明建立固定大样地进行森林群落研究普遍被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热河谷次生
广泛认可ꎬ并已成为森林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的 稀树灌木林内 1 hm 永久固定样地ꎬ通过对比分析
2
重点方向之一(贺金生等ꎬ1998)ꎮ 近年来ꎬ也出现 2015 年和 2020 年两次样地内每木调查数据ꎬ期望
了对森林群落演替基于永久样地不同角度的研 回答以下科学问题:(1) 群落 5 年次生演替对群
究ꎬ涉及物种组成(陈新鹏ꎬ2009)、种群数量( 冀艳 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及优势度有何影响? (2) 群
利ꎬ2016)、群落结构( 游诗雪等ꎬ2016)、幼苗更新 落各种 群 动 态 特 征 是 否 依 森 林 演 替 规 律 变 化?
(刘何铭等ꎬ2017)、生长型( 汪殷华等ꎬ2011) 以及 (3) 群落次生演替能否对优势物种更迭起到推动
群落多样性( 倪端强ꎬ2014) 等诸多方面ꎮ 更有学 作用ꎮ
者尝试从森林群落动态变化角度探究群落演替机
制(Pickett & McDonnellꎬ 1989)ꎬ涉及不同区域及 1 材料与方法
类型的森林群落(Gao et al.ꎬ 2013)ꎬ不仅阐明了森
林群落种群动态更新的生境波动制约效应与密度 1.1 研究区概况
制约机制(汪殷华等ꎬ2011)ꎬ还总结出近似于自然 研究地位于川、滇两省交界横断山脉东南前缘
林更新的人工造林模式(陈晓霞等ꎬ2021)ꎬ并且提 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
出了森林群落演替和构建机制的整合研究理念 然保护区(101°32′15″—101°35′46″ E、 26°36′31″—
(Chang & HilleRisLambersꎬ 2016)ꎮ 26°38′24″ N )ꎬ是金沙江河谷较为典型的地段ꎬ地势
干热河谷属生态脆弱区ꎬ土壤侵蚀严重(杨万 陡峭ꎬ河谷深切ꎬ山体相对高度大ꎬ地形封闭ꎮ 区内
勤等ꎬ2002ꎻ明庆忠和史正涛ꎬ 2007ꎻ Peng et al.ꎬ 保护对象为干热河谷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2013)ꎬ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 高温、干 及其内部的野生动植物、地貌景观(河谷景观) 等ꎮ
旱、蒸发量大ꎬ这里植物物种较为稀少ꎬ但中国特 保护区总面积 13.58 km ꎬ受干热河谷气候效应影
2
有物种和濒危物种在此均有分布( 杨永等ꎬ2015)ꎬ 响ꎬ研究区属于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ꎬ冬
发育着以草地和多汁、带刺灌木为主的河谷特殊 季气候温和ꎬ日照充足ꎬ热量丰富ꎬ年均气温 19.7 ~
类型半稀树草原、稀树草原植物群落( 金振洲和欧 20.5 ℃ꎬ是四川省年均气温最高的地区ꎮ 5 月最热ꎬ
晓 昆ꎬ 2000ꎻ 金 振 洲ꎬ 2002ꎻ Ma & McConchieꎬ 12 月或 1 月最冷ꎮ 6 月上旬至 10 月为雨季ꎬ11 月
2001)ꎮ 国内干热河谷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云南 至翌年 5 月为旱季ꎬ年无霜期超过 300 dꎮ 保护区地
和四川两省(Ma & McConchieꎬ 2001)ꎬ目前对干热 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ꎬ北面丰家梁子横亘、纵列“鸡
河谷森林群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云南省干热河谷 爪梁子”众多ꎬ最高海拔2 259.6 m(团山包)ꎬ最低海
群落结构(何周窈等ꎬ2020)、植物生物量( Yuan et 拔 1 120 m(猴子沟与保护区边界交点)ꎬ相对高差
al.ꎬ 2020)、生物多样性(Liu et al.ꎬ 2020ꎻ Zhang et 1 139.6 mꎮ区内大部分岩石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石
al.ꎬ 2020)、植物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利用( Lin et 灰岩和奥陶系白云质石灰岩ꎬ土壤发育具有较为明
al.ꎬ 2019)等方面ꎮ 位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 显的垂直分布特征ꎬ1 500 m 以下海拔高度分布红
自然保护区内的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位于保 色石灰土ꎬ1 500 m 以上为棕黄色石灰土ꎮ 保护区
护区试验区1 500 m 至2 300 m 海拔区间ꎬ是干热 内地带性顶极植被为干热河谷常绿针阔叶混交林ꎬ
河谷特殊类型稀树、半稀树草原植物群落———干 研究 样 地 主 要 优 势 物 种 为 攀 枝 花 苏 铁 ( Cycas
热河谷稀树灌木林经人为干扰( 放牧) 退化后ꎬ常 panzhihuaensis)、铁橡栎(Quercus cocciferoides)、滇榄
年受季节性焚风效应影响ꎬ在山体背风坡形成以 仁( Terminalia franchetii) 和蒙桑( Morus mongolica)
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为建群种的次生稀树灌木林 等(杨永等ꎬ2015)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