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广西植物》2022年第12期
P. 88
2 0 7 8 广 西 植 物 42 卷
1.2 样地概况及调查方法 Shannon ̄Wiener 多样性指数(H):
2015 年 7—10 月ꎬ参照美国史密森热带森林科 s
H = -(P lnP ) (1)
i
i
学研究中心(CTFS)监测样地的建设方法ꎬ用全站型 i = 1
Pielou 均匀度指数(E):
电 子 速 测 仪 ( GTS-102Nꎬ Topcon Corporationꎬ
H
Tokyoꎬ Japan)ꎬ在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 E = (2)
lnS
2
区干热河谷次生稀树灌木林内建立了面积 1 hm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R ):
(100 m × 100 m)的固定样地ꎬ并将样地划分为 400 M
R = (S-1) / lnN (3)
个 5 m × 5 m 的小样方ꎬ标定并调查样方内所有胸 M N
公式(1)(2) (3) 中:S 为样地中物种总数ꎻN
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ꎬ DBH)≥1 cm 的木本植 N
为样地中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ꎻP 为种 i 的个体
物ꎬ调查内容包括:记录每株植物的学名、胸径大 i
在全部 个 体 中 的 比 例ꎬ P = n / N ꎻ n 为 种 i 的 个
小、树高以及坐标等ꎬ不能现场鉴定的植物种ꎬ制成 i i N i
体数ꎮ
标本内业鉴定ꎮ 2020 年 10 月进行复查ꎬ对于新出
以死亡率(m)、补员率( r) 和种群大小变化率
现的 DBH≥1 cm 的木本植物个体(即补员个体)ꎬ
调查方法同 2015 年ꎻ对已有 DBH≥1 cm 的乔木个 (λ)分析种群和群落变化( Condit et al.ꎬ 1999)ꎮ
计算公式如下:
体ꎬ只调查其胸径、树高和生长状态ꎮ
第一次调查表明ꎬ样地内 DBH≥1 cm 的木本 lnn -linS t
0
m = (4)
植物个体( 包括分枝和萌条) 1 512株ꎬ隶属 15 科 t
17 属 17 种ꎮ 主要为苏铁科( Cycadaceae)、壳斗科 lnn -lnS t
t
r = (5)
(Fagaceae)、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植物ꎬ建群 t
种为攀枝花苏铁ꎬ其他优势种群还包括铁橡栎、滇 lnn -lnn 0
t
λ = (6)
榄 仁、 蒙 桑、 岩 柿 ( Diospyros dumetorum )、 山 槐 t
在公式(4) (5) (6) 中:t 为调查间隔时间ꎻn
(Albizia kalkora)等ꎮ 0
1.3 数据分析方法 和 n 分别为第一次调查和经过 t 时间后再调查的
t
t
检 索 Flora of China ( FOC ) ( http: / / www. 种群大小ꎻS 为经历 t 时间后幸存个体的数量ꎮ
本研 究 采 用 Excel 数 据 统 计 分 析ꎬ OriginPro
iplant.cn / foc / )和« 中国植物志» ( FRPS) ( http: / /
www.iplant.cn / frps) 在线数据库ꎬ核对样地出现的 8.0 作图ꎮ
木本植物物种学名及其生长型ꎮ 采用重要值表征
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 叶万辉等ꎬ2008)ꎬ并参 2 结果与分析
考«植物群落学» ( 王伯荪ꎬ1987) 和« 植物群落学
实验手册»(王伯荪等ꎬ1996)上的方法计算木本植 2.1 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
2020 年样地木本植物个体总数为1 710株ꎬ隶
物各 物 种 的 重 要 值ꎮ 其 中ꎬ 重 要 值 ( importance
valueꎬ IV)= [相对密度( relative densityꎬ RD) +相 属 15 科 18 属 18 种ꎬ较 2015 年增加 1 属 1 种ꎮ 其
对 频 度 ( relative frequencyꎬ RF) + 相 对 显 著 度 中ꎬ3 个在 2015 年记录到的物种 2020 年调查中死
(relative prominenceꎬ RP)] / 3ꎮ RD = 单个种群密 亡消失ꎬ而在 2020 年又记录到 4 个新物种ꎬ死亡
度(densityꎬ D) / 所有种群密度之和×100ꎬD = 种群 消失和新纪录树种的死亡个体数和补员个体数相
个体数 目 / 取 样 面 积ꎻ RF = 种 群 频 度 ( frequencyꎬ 等(表 1)ꎮ 群落 Shannon ̄Wiener 多样性指数变化
F) / 所有种群频度之和×100ꎬF = 种群个体出现样 最大ꎬ 增 幅 16. 11%ꎬ Margalef 丰 富 度 指 数 次 之ꎬ
方数 / 总 样 方 数ꎻ RP = 种 群 显 著 度 ( prominenceꎬ Pielou 均匀度指数增幅最小(表 2)ꎮ
P) / 所有种群显著度之和×100ꎬP = 种群所有个体 2.2 主要种群优势度变化
胸径高断面积之和ꎮ 在重要值大于 1 的常见种群中ꎬ仅有 1 个种群
选取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 3 个多样性指数来 重要值降低ꎬ其余 5 个种群重要值均有不同程度
度量群落物种多样性( 张金屯ꎬ2011)ꎮ 按如下公 增高ꎮ 攀枝花苏铁仍为群落建群种ꎬ但重要值由
式计算ꎮ 69.70(2015)显著降至 42.35(2020)ꎮ 重要值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