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19

7 期               姚裕群等: 野生越南槐组织特异性内生真菌组及体外抗病原菌功能                                          1 1 8 7























































                                              图 2  野生越南槐茎内生真菌组

                      Fig. 2  Endophytic fungal microbiome harbored in the stem of Sophora tonkinensis from wild type


            种子各内生真菌组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大ꎬ表                              2.4 根、茎和种子各内生真菌组的体外抗病原菌功能
            明野生越南槐根、茎和种子内均有较丰富多样的                                  3 种病原细菌( 细菌性软腐病菌、细菌性条斑
            内生真菌组ꎬ而根茎内生真菌组的 α ̄多样性指数                            病菌、细菌性溃疡病菌) 和 3 种病原真菌( 根腐病
            显著高于种子内生真菌组ꎬ表明越南槐根茎内生                              菌、炭疽病菌、黑斑病菌)能广泛引起植物根、茎和

            真菌组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种子内生真菌组ꎻ                              种子的相应病害ꎬ因此以这 6 种病原菌为靶标菌
            越南槐根、茎和种子各内生真菌组间的 β ̄多样性                            测试越南槐根、茎和种子各内生真菌组的体外抗
            指数如表 2 所示ꎬ即索伦森指数和雅卡尔指数在                            病原菌功能ꎮ
            0 ~ 0.148 之间ꎬ基于相似性系数原理ꎬ当 β ̄多样性                         以上述 3 种病原细菌为靶标菌ꎬ对越南槐根、
            指数介于 0 ~ 0.25 时为极不相似ꎬ0.25 ~ 0.50 为中                茎和种子各内生真菌组的分类单元( 分别为 23
            等不相似ꎬ0.50 ~ 0.75 为中等相似ꎬ0.75 ~ 1.00 为               个、23 个、11 个) 进行体外抗病原细菌活性测定ꎮ
            极为相似ꎬ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越南槐根、茎和种子                             由表 3 可知ꎬ 在野生越南槐根内生真菌组中ꎬ有 3
            各内生真菌组间的物种相似性极低ꎮ                                   个分类单元 (13%)对靶标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