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21

7 期               姚裕群等: 野生越南槐组织特异性内生真菌组及体外抗病原菌功能                                          1 1 8 9

                           表 3  野生越南槐根、茎和种子各内生真菌组分类单元对病原细菌的抑菌圈
                       Table 3  The inhibition zone of the taxa from endophytic fungal microbiome in the rootꎬ stem
                               and seed of Sophora tonkinensis from wild type against pathogenic bacteria

                                                                               抑菌圈直径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内生真菌组             真菌分类单元 / 阳性对照
              Endophytic fungal microbiome  Fungal taxa / positive control  细菌性软腐病菌  细菌性条斑病菌   细菌性溃疡病菌
                                                              Pectobacterium  Xanthomonas oryzae  X. campestris
                                                              carotovorum      pv. oryzicola      pv. citri
                    阳性对照                6 μg 硫酸链霉素               +++              +++             ++++
                   Positive control   6 μg streptomycin sulphate
                   野生越南槐根                  草茎点霉                  +++             ++++              ++
                    The root of          Phoma herbarum
                  Sophora tonkinensis
                                          Penicillium sp.         -               +++              ++
                   from wild type
                                            黑僵菌                  +++              +++             ++++
                                       Metarhizium anisopliae
                   野生越南槐茎                 Bionectria sp.         +++             ++++             ++++
                    The stem of
                   S. tonkinensis
                                        Scolecobasidium sp.       -               ++               ++
                   from wild type
              注: 符号标记不同范围的抑菌圈ꎮ -. 0 mmꎻ +. 1~ 5 mmꎻ ++. 6~ 10 mmꎻ +++. 11~ 15 mmꎻ ++++. 16~ 20 mmꎮ
              Note: Symbols represent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in different ranges. -. 0 mmꎻ +. 1- 5 mmꎻ ++. 6- 10 mmꎻ +++. 11- 15 mmꎻ
            ++++. 16-20 mm.

            50%ꎬ5 个 分 类 单 元 对 黑 斑 病 菌 的 抑 制 率 超 过              镰孢 菌、 可 可 球 二 孢 菌、 Rhexocercosporidium sp.、
            50%ꎬ茄镰孢菌( Fusarium solani)、可可球二孢菌                  Phoma sp.、草茎点霉 6 个分类单元对 3 种以上病

            (Lasiodiplodia theobromae)、Rhexocercosporidium sp.、  原细 / 真菌均具强广谱的拮抗活性ꎻ野生越南槐茎
            Phoma sp.、草茎点霉( P. herbarum) 5 个分类单元               内生真菌组也具有丰富的抗病原菌分类单元(10
            对 3 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 50%ꎬ显示了强                          个ꎬ43%)ꎬ体外对 6 种病原细 / 真菌也均显示了强

            的拮抗活性ꎻ在野生越南槐茎内生真菌组中ꎬ有 9                            广谱的拮抗活性ꎬ尤其是 Bionectria sp.、尖孢镰刀
            个分类单元(39%)对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菌 2 个分类单元对 3 种以上病原细 / 真菌均具强广
            作用ꎬ其中 4 个分类单元对根腐病菌的抑制率超                            谱的拮抗活性ꎻ野生越南槐种子内生真菌组同样
            过 50%ꎬ7 个分类单元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超过                           具有丰富的抗病原菌分类单元(4 个ꎬ36%)ꎬ体外
            50%ꎬ1 个 分 类 单 元 对 黑 斑 病 菌 的 抑 制 率 超 过              对靶标病原细菌没有拮抗活性ꎬ但对 3 种病原真

            50%ꎬ分类单元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菌均显示了强广谱的拮抗活性ꎬ尤其是分类单元
            对 3 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 50%ꎬ显示了强                          海水仙炭疽菌对 3 种病原真菌均具强广谱的拮抗
            的拮抗活性ꎻ在野生越南槐种子内生真菌组中ꎬ有                             活性ꎮ 研究结果表明ꎬ野生越南槐根茎内生真菌
            4 个分类单元(36%) 对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组体外均能有效拮抗病原细 / 真菌ꎬ具强广谱的体
            制作用ꎬ其中 2 个分类单元对根腐病菌的抑制率                            外抗病原细 / 真菌功能ꎬ而野生越南槐种子内生真
            超过 50%ꎬ3 个分类单元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超过                          菌组体外均能有效拮抗病原真菌ꎬ具强广谱的体
            50%ꎬ1 个 分 类 单 元 对 黑 斑 病 菌 的 抑 制 率 超 过              外抗病原真菌功能ꎮ
            50%ꎬ 分 类 单 元 海 水 仙 炭 疽 菌 ( Colletotrichum
            hymenocallidis) 对 3 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                   3  讨论与结论
            50%ꎬ显示了强的拮抗活性ꎮ
                 体外抗病原菌功能测定结果( 表 3ꎬ表 4) 显                          植物的每个组织都定殖有不同而多样的内生
            示ꎬ野生越南槐根内生真菌组具有丰富的抗病原                              真菌组ꎬ内生真菌组与宿主植物协同进化、互惠共
            菌分类单元(10 个ꎬ43%)ꎬ体外对 6 种病原细 / 真                     生 (Gogarten & Townsendꎬ 2005)ꎮ 在内生真菌组
            菌均显示了强广谱的拮抗活性ꎬ尤其是黑僵菌、茄                             与宿主植物的互作过程中ꎬ基于“ 获得性免疫” 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