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78
1 2 4 6 广 西 植 物 43 卷
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 吕立新等ꎬ 2014) 等 孢子悬浮液备用ꎬ另一组连续振荡培养 6 ~ 7 dꎮ 将
药材中分离出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内生菌ꎬ并通 已发酵的菌液在-70 ℃ 下冻融 3 次后ꎬ用超声波细
过对活性代谢物组分分析ꎬ筛选出一批有新颖化 胞破碎仪破壁( 宁波新芝ꎬscientz ̄IID)ꎬ以释放胞
学结构的潜在先导物ꎬ为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药 内产物ꎮ 过滤去除菌丝体ꎬ 滤液冷冻干燥ꎬ 甲醇
物的研发开辟了新途径ꎮ 浸提ꎬ配成母液备用ꎮ
内生菌与宿主互作间产生的小分子次生代谢 1.3 接种
物对宿主的生长发育、系统防御以及宿主代谢产 青枯菌接种参考刘丹等(2011) 的伤根浸泡方
物的 合 成 起 着 关 键 的 调 控 作 用 ( Fragoso et al.ꎬ 法ꎮ 内生真菌接种采用拇指蘸取含石英砂的孢子
2014ꎻ Jia et al.ꎬ 2016)ꎮ 活性内生菌能够产生与 悬浮液轻轻涂抹在组培苗叶片的正面ꎬ于饱和湿
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代谢物ꎬ这些活性物 度下 25 ℃ 暗培养 24 hꎮ 待侵染成功后将广藿香
质通过调控宿主防御酶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而增 苗放回光照培养箱( 上海一恒ꎬMGC ̄450BP) 照光
强宿主的抗性反应( 彭淑萍等ꎬ2021)ꎮ 前期该文 培养ꎬ光照强度 10 000 lxꎬ照光时长 12 hd ꎮ 同
 ̄1
PI 团队对 2 种广藿香栽培品种牌香( Pogostemon 时ꎬ将内生真菌提取液母液用无菌水稀释成 2.5、
 ̄1
cablin cv. shipaiensis ) 和 湛 香 ( P. cablin cv. 5.0、10.0 mgmL ꎬ于接种保湿结束后喷施在组
zhanjiangensis)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 培苗叶片上ꎬ隔天再喷施 1 次ꎮ 实验设对照组ꎬ对
(王利国等ꎬ 2022)ꎬ从牌香中分离出 1 株具有活 照组为 同 一 批 广 藿 香 组 培 苗ꎬ 但 未 接 种 青 枯 菌
性的 内 生 真 菌 GHX ̄P17ꎬ 鉴 定 为 链 格 孢 属 真 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喷施 GHX ̄P17 代谢物ꎮ
(Alternaria sp.)ꎮ 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实验ꎬ发现该 实验重复 3 次ꎬ每次每浓度处理 20 株ꎮ
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ꎮ 为进 1.4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步了解 Alternaria sp. GHX ̄P17 菌株及其代谢物 接种后于 84、120、156、180、204 h 调查广藿香
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机理ꎬ探究内生菌与宿主 青枯 病 发 病 率 (%) 和 严 重 度ꎬ 计 算 病 情 指 数
防御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ꎬ本文通过室内人工 (disease indexꎬ DI)ꎮ 发病率(%) = 发病株数 / 调
接种孢子悬浮液和喷施代谢产物粗提物两种方 查总株数´100ꎮ 病情指数(%) = ∑( 各级病株数´
法ꎬ测定处理后不同时间 SOD、POD 和 PAL 3 种酶 各级严重度) / ( 调查总株数´最高严重度) ´100ꎮ
活性的变化方式及对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效果ꎮ 广藿香青枯病严重度划分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 / T 23222—2008 关于烟草青枯病
1 材料与方法 分级调查方法及芝麻青枯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李
信申等ꎬ2019)ꎮ 广藿香青枯病标准如下:0 级为全
1.1 样品来源 株无病ꎻ1 级为茎基部病斑散射状、病斑不连续ꎬ呈
供试材料选用广藿香组培苗ꎬ移栽于花盆室 狭长型ꎬ叶片不凋萎ꎻ3 级为茎基部病斑合并ꎬ环绕
内培养至 15 cm 以上ꎮ 接种用青枯菌菌株 HX ̄6 茎围不超过 1 / 3ꎬ1 / 3 的叶片轻度凋萎ꎬ下部少数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贺红教授提供ꎬ菌株购自广东 叶片出现青枯ꎻ5 级为病斑超过茎围的 1 / 2ꎬ但未
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ꎮ 供试内生 全部环绕茎围ꎬ1 / 2 叶片青枯ꎻ7 级为茎部病斑环
真菌菌株 GHX ̄P17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种质 绕茎围ꎬ2 / 3 以上叶片凋萎或青枯ꎻ9 级为病株青
资源与分子鉴定 PI 团队从牌香上分离获得ꎮ 枯死亡ꎮ
1.2 菌株活化与样品提取 用 SPSS 22.0软件中的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青枯菌 HX ̄6 菌株活化采用平板划线培养ꎬ培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法对处理组和对照组发病率
养基 为 营 养 琼 脂 培 养 基 ( nutrient agar mediumꎬ 和病情指数相关性进行分析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NA)(北京奥博星)ꎮ 内生真菌 GHX ̄P17 代谢产 (one ̄way ANOVA)中的 Turkey HSD 检验进行差异
物采用悬浮液振荡培养ꎬ用内径 6 mm 的打孔器切 显著性分析ꎮ 当 P<0.05 时ꎬ差异显著ꎮ
取 PDA 平板上产孢的内生真菌菌块放于 50 mL 1.5 SOD、POD 及 PAL 活性测定
PDB 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ꎬ其中ꎬ一组培养液振 接 种 后 定 时 取 样 测 定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荡培养 24 h 后ꎬ配成孢子数达 1×10 CFUmL 的 ( superoxide dismutaseꎬ SOD )、 过 氧 化 物 酶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