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79

7 期       程小卿等: 内生真菌 Alternaria sp. GHX ̄P17 代谢产物防治广藿香青枯病及保护酶的变化                           1 2 4 7

            ( peroxidaseꎬ POD ) 和 苯 丙 氨 酸 解 氨 酶                后处理组 PAL 活性开始缓慢升高ꎻ到 132 h 时ꎬ5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ꎬ PAL) 活性ꎮ PAL 测        mgmL 和 10 mgmL 处理的 PAL 活性明显高
                                                                                      ̄1
                                                                       ̄1
                                                                                      ̄1
            定参照李合生等(2000) 的方法ꎬ以 290 nm 下 OD                    于对照组和 2.5 mgmL 处理ꎻ到 168 h 时ꎬ活性
            值变化 0.01 为 1 个酶活性单位( U)ꎬ活性大小以                      升高 值 达 到 最 大ꎬ 此 时 升 高 幅 度 比 对 照 高 出
            每克蛋白的酶单位( Ug prot) 表示ꎻPOD 活性采                    90.23%ꎬ之后活性略有下降ꎬ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
                                     ̄1
                                                                                   ̄1
            用愈创 木 酚 法 进 行 测 定ꎬ 以 每 分 钟 每 克 蛋 白 的               的水平ꎮ 2.5 mgmL 处理的 PAL 活性始终和对
                               ̄1
            OD     值 ( OD  g prot) 表 示ꎻ SOD 活 性 以 抑 制        照相差不大ꎬ表明低浓度的菌株提取液未能激发
               470 nm
            NBT 光还原 50%为 1 个酶活性单位ꎬ以每克蛋白                        提高广藿香的防卫反应(图 2)ꎮ
            的单位数( Ug prot) 表示ꎮ 使用日本岛津公司                      2.3.2 POD  GHX ̄P17 提取液对 POD 活性变化的
                            ̄1
            的 UV ̄245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OD 值ꎻ以                      影响与 PAL 不同ꎮ 由图 3 可知ꎬ接种后 24 hꎬ对照
            标准牛血清蛋白为对照计算总可溶性蛋白含量ꎻ                              组和处理组 POD 活性迅速升高ꎬ但是处理组 POD
            以未接种和未喷施 GHX ̄P17 的广藿香为空白对                          活性升 高 速 率 明 显 快 于 对 照ꎮ 60 h 时ꎬ 处 理 组

            照ꎮ 实验重复 3 次ꎮ                                       POD 活性到达第 1 个高峰ꎬ比对照高 49.54%ꎬ之
                                                               后开始下降ꎻ在 96 h 至 132 h 期间ꎬ处理组 POD 活
            2  结果与分析                                           性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ꎻ到 168 h 时ꎬ处理组 POD
                                                               活性再次升高到达第 2 个高峰ꎬ升高幅度与第 1 峰
            2.1 青枯病严重度变化                                       持平ꎬ之后逐渐下滑ꎮ 第 1 次升高应该与清除广
                 接种青枯菌 84 h 后ꎬ对照广藿香靠近茎基部开                      藿香体内过度积累的活性氧有关ꎬ因为青枯菌侵
            始出现少量褪色斑ꎬ病斑呈散点状ꎬ达到严重度 1 级                          染 会 引 起 寄 主 释 放 大 量 活 性 氧ꎬ 即 氧 爆 发
            (图 1:A)ꎻ到 156 h 时ꎬ严重度为 5 级的广藿香达到                   (oxidative burst)ꎻ第 2 峰出现的时间和 PAL 活性
            50%ꎬ症状显示为茎基部病斑向上延伸扩大ꎬ环绕茎                           峰值达到时间相近ꎬ表明 POD 参与了细胞壁木质
            围超过 1 / 2ꎬ下部叶片出现少量青枯死亡(图 1:B)ꎻ                     素的合成ꎬ以加强细胞壁木质化程度ꎮ
            到 204 h 时ꎬ病斑连片绕茎ꎬ呈黑褐色ꎬ大部分广藿                        2.3.3 SOD   接种青枯菌 24 h 后ꎬ处理组和对照组
                                                                                                         ̄1
            香青枯死亡ꎬ严重度为 7~9 级(图 1:C)ꎮ                           广藿 香 的 SOD 活 性 开 始 升 高ꎬ 5 mg  mL 、 10
            2.2 代谢产物对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mgmL 处理的广藿香 SOD 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
                                                                       ̄1
                 由表 1 可知ꎬ不同浓度处理的广藿香与对照比                        照组ꎻ到 60 h 时ꎬ处理组和对照 SOD 活性同时升
            较ꎬ青枯病发病率变化不大ꎬTurkey 检验表明处理                         到最高ꎬ之后开始下降ꎻ132 h 后ꎬSOD 活性下降了
            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ꎮ 84 h 后平均                      11.32%ꎻ到 168 h 时ꎬSOD 几乎回到了 24 h 的活性
            发病率为 10.42%ꎬ到 204 h 时ꎬ处理组发病率为                      值ꎬ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图 4)ꎮ SOD 作为
            94.65%ꎬ对照组发病率为 100%ꎮ                               植物抗氧化剂ꎬ主要用于清除过度积累的氧自由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ꎬGHX ̄P17 提取液可以                       基ꎮ SOD 活性变化趋势表明ꎬ接种后 60 h 氧自由
            有效减缓广藿香青枯病发病程度ꎬ表现为青枯病                              基的大量产生ꎬ激发了 SOD 活性ꎬ有利于消除氧自
            严重度降低ꎬDI 减少ꎮ 由表 2 可知ꎬ随着喷施浓度                        由基过度积累对细胞造成的伤害ꎬ从而保证细胞
            增加和时间的延长ꎬ防治效果开始显现ꎮ 处理后                             内正常代谢功能的运转ꎮ
                                              ̄1
            156 hꎬ喷施了浓度为 5.0 mgmL 和 10.0 mg
                ̄1                                              3  讨论与结论
            mL 的广藿香ꎬ青枯病 DI 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2.5
                     ̄1
            mgmL 处理组ꎬTurkey 检验呈显著性差异( P <
                                          ̄1               ̄1        植物内生菌具有物种多 样 性 和 多 重 生 理 活
            0.05)ꎻ到 204 h 时ꎬ5.0 mgmL 和 10.0 mgmL
            处理组的广藿香平均 DI 为 67.78%ꎬ而对照组为                        性ꎬ其对宿主生长的影响多样且复杂ꎮ 目前ꎬ已从

            98.10%ꎬ防效达 30.90%ꎮ                                 多种植物中分离出有活性的内生菌ꎬ这些内生菌
            2.3 保护酶活性变化                                        除自身分泌的代谢小分子物质具有抗氧化( 杨明
            2.3.1 PAL  广藿香接种青枯菌后ꎬ处理组和对照                        俊等ꎬ2020)、抗菌( 王沫等ꎬ2016)、抗肿瘤( 缪莉
            组 PAL 活性普遍升高ꎬ但升高幅度相差不大ꎻ96 h                        等ꎬ 2020)等作用外ꎬ 其与宿主长期共生过程中还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