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广西植物2024年1期
P. 74
7 0 广 西 植 物 44 卷
危机制、制定种群保护与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防城 金 花 茶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南 山 保 护 站
(张俊杰等ꎬ2018)ꎮ (108°02′33″ E、21°43′34″ Nꎬ海拔 196 mꎬ坡向朝
狭 叶 坡 垒 ( Hopea chinensis ) 是 龙 脑 香 科 南ꎬ坡度 10°)ꎬ供试种子千粒重为 470.73 gꎬ含水
(Dipterocarpaceae)坡垒属( Hopea) 常绿乔木ꎬ是我 量为 42.57%ꎮ 所有种子均为母树上自然脱落期
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ꎬ全国极小种群物种ꎬ被 间而采集的成熟种子ꎮ 采集后将种子混合均匀ꎬ
世 界 自 然 保 护 联 盟 (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立即带回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
Conservation of Nature) 列 为 极 危 ( CR) 物 种ꎮ 目 质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ꎬ去除杂质后立即
前ꎬ对狭叶坡垒的研究集中在种群生态( 黄仕训 开展萌发试验ꎮ 所有采集活动均获得当地管理部
等ꎬ2008a)、光合特性(莫凌等ꎬ2009)、幼苗生理特 门和主管部门许可ꎮ
性( 周 太 久 等ꎬ 2013)、 传 粉 生 物 学 ( 卢 清 彪 等ꎬ 1.2 试验方法
2020)、野外种子分布格局及种子萌发特性( 唐文 1.2.1 不同温度下 PEG ̄6000 模拟干旱胁迫对狭叶
秀等ꎬ2009) 和种子生理特性( 黄宁等ꎬ2022) 等方 坡垒种子萌发影响试验 参照陈士超等(2017) 的
面ꎬ以上研究对狭叶坡垒的种群生态学和生物学 方法ꎬ分别配置 PEG ̄6000 浓度为 0% ( 蒸馏水)、
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ꎮ 狭叶坡垒种子生物学特 5%、10%、15%、25% 和 35%6 个模拟干旱胁迫处
性研究表明ꎬ种子含水量高ꎬ无休眠期ꎬ在湿热环 理ꎬ每个处理设置 3 个重复ꎬ每个重复选择 30 粒
境中易萌发( 黄仕训等ꎬ2008b)ꎮ 在自然生境中ꎬ 去除果翅的健康种子ꎬ用 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成熟散落于岩石上的种子因风干快速失水而失去 消毒 5 minꎬ流水冲洗后置于蒸馏水中浸泡 24 hꎮ
活力( 唐 文 秀 等ꎬ2009)ꎮ 黄 宁 等 ( 2022) 研 究 表 之后将种子均匀播于铺有 2 层滤纸的 120 mm 培
明ꎬ自然脱水第 8 天时ꎬ种子萌发率仅为 51.67%ꎬ 养皿中ꎬ分别加入 PEG ̄6000 处理液 10 mLꎬ根据
接近半致死ꎬ干旱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 狭叶坡垒原生境的气候条件及预实验结果ꎬ分别
 ̄1
素之一ꎮ 已有研究发现ꎬ种子在保湿条件 12 ~ 13 ℃ 置于 15、20、25 ℃ ꎬ3 000 lx 12 hd ꎬ80% 相对湿
下贮藏ꎬ延迟至 25 d 后播种ꎬ发芽率低ꎬ仅为 37% 度(relative humidityꎬRH)的培养箱内ꎮ 每 2 d 更换
(黄仕训等ꎬ2008b)ꎬ并且狭叶坡垒种子于 12 月至 1 次滤纸和 PEG ̄6000 溶液ꎮ
翌年 1 月成熟ꎬ此时正值广西西南地区的冬季ꎬ温 1.2.2 狭叶坡垒种子活力和萌发特性试验 每天定
度较低ꎬ低温可能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另一个重要 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ꎬ以胚根生长到种子长 1 /
因素ꎮ 狭叶坡垒区系具有热带性质ꎬ萌发环境需 2 时视为发芽ꎮ 20 d 试验结束ꎬ测定胚根长(redicle
湿热条件ꎬ然而ꎬ目前温度和水分条件对狭叶坡垒 lengthꎬL )和芽长(sprout lengthꎬL )ꎮ 种子萌发指标
r
s
种子萌发的影响尚不清楚ꎮ 鉴于此ꎬ本研究以狭 包括萌发率(gemination percentageꎬGP)、萌发指数
叶坡垒种子为研究对象ꎬ采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 (germination indexꎬGIꎬ从试验开始培养到第一颗种
度 PEG ̄6000 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的方法ꎬ对种 子萌发所需的时间)、萌发时滞( germination delayꎬ
子的萌发特性进行分析ꎬ拟探讨以下问题:(1) 狭 GD)、萌发历期(germination durationꎬDꎬ种子萌发过
叶坡垒种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 程所需的时间)、萌发势(germination energyꎬGE) 以
适应机制ꎻ(2)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和不同干旱胁 及活力指数(vitality indexꎬVI)ꎬ计算公式如下(闫兴
迫的响应策略ꎻ(3)不同温度与不同干旱胁迫处理 富等ꎬ2016ꎻ雷春英等ꎬ2020):
及二者交互作用下ꎬ种子萌发的差异性ꎮ 以期探 GP = (发芽种子总数 / 供试种子数) ×100%
究种子萌发所需的适宜生态条件ꎬ为狭叶坡垒种 (1)
GI = ∑( 时间 t 天萌发的种子数 / 对应的萌发
质资源保存和苗木繁育提供理论依据ꎮ
天数) (2)
1 材料与方法 GE = (7 d 内正常发芽种子数 / 供试种子数) ×
100% (3)
1.1 试验材料 VI = GI×(L +L ) (4)
s
r
试验种子于 2020 年 1 月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式中ꎬ L 和 L 分别为萌发试验结束时胚根长
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