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广西植物》2024年第11期
P. 95
11 期 简少芬等: 氮素形态对穿心莲氮吸收、分配和内酯成分积累的影响 2 0 7 9
 ̄1
℃ 消煮ꎬ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总氮含量( 吕伟仙等ꎬ s ꎻC 为捕光系统中叶绿素与氮的比值ꎬ取值 2.15
B
2004)ꎮ 比叶重( specific leaf weightꎬSLM) 和比叶 mmolg N(史作民等ꎬ2015)ꎮ
 ̄1
氮( specific leaf nitrogenꎬSLN) 分别为单位叶片面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LSD 法多重比较处理
积的重量和氮含量ꎮ 间差异显著性ꎮ 数据以平均值 ±标准差( n = 3 或
15 N 同位素标记和测定 分别在快速生长
1.2.3 4)表示ꎬ数据统计分析在 SPSS 19.0 数据处理系统
期、拔节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各处理选取长势一致 中进行ꎬ以 Microsoft Excel 2023 进行绘图ꎮ
的植株 4 株ꎬ取样前 6 dꎬ将营养液中的氮源分别
15 15 2 结果与分析
换成 N 标记的相应氮源ꎬ N 原子丰度均为 10%ꎮ
每 3 d 处理 1 次ꎬ处理结束后ꎬ将植株根系完整取
出ꎬ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附着的蛭石和珍珠岩ꎬ再 2.1 不同氮源对穿心莲生长的影响
用 1 mmolL CaCl 冲洗 1 minꎬ最后用去离子水 如图 1 所示ꎬ用不同氮源处理 5 对叶龄穿心莲
 ̄1
2
冲洗干净ꎮ 把植株根、茎、叶各部位分开ꎬ分别装 植株 30 d(图 1:AꎬS1)、50 d(图 1:BꎬS2)、70 d(图
入牛皮纸袋后 105 ℃ 杀青 30 minꎬ75 ℃ 烘干至恒 1:CꎬS3)和 85 d( 图 1:DꎬS4) 的表型没有太大差
重ꎬ称重后将各部位研磨成细粉ꎮ 采用连续流动 别ꎬ硝态氮(NN) 处理的植株进入开花期稍晚ꎮ 各
处理前 3 个时期株高差异较小ꎬ而在开花期 NN 处
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偶联碳氮元素分析仪( ANCA ̄
MSꎬPDZ ̄Eropa) 测 定 各 部 位 N 原 子 丰 度ꎬ 并 计 理株高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处理( 图 1:E)ꎮ 各处理
15
15 植株生物量在 S1 时期没有显著差异ꎬ而 S2 时期
算 N 含量和吸收速率ꎮ
1.2.4 植株生物量和总氮含量测定 生物量和植 NN 处理显著高于其他 3 个处理ꎬS3 时期 AN 和
株总氮含量采用 1.2.3 样品进行测定ꎮ 总氮含量 UN 的生物量较低ꎬ而 S4 时期以 AN 的生物量最
低ꎬ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处理( 图 1:F)ꎮ 叶片生物
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吕伟仙等ꎬ2004)ꎮ
1.2.5 穿心莲内酯成分含量 叶片干样中穿心莲 量占地上部生物量的比例(叶重比) 随生长时期变
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新 化而逐渐下降ꎬS1 时期以 UN 处理最低ꎬ而 S2 和
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测定参考王雨霞等(2022) 的方 S3 时期以 AN 处理最低ꎬS4 时期各处理没有显著
差异(图 1:G)ꎮ
法ꎬ采用 1.2.3 样品进行测定ꎮ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2.2 氮源对穿心莲氮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光合 氮 ( photosynthetic nitrogenꎬ PN) 分 配: 将 各处理植株叶片氮含量随生长 时 期 呈 逐 渐
光合机构分为羧化系统(PN )、生物能学(PN ) 和 下降的变化ꎮ NN 处理各时期叶片氮含量相对较
C B
集光系统(PN )3 部分(史作民等ꎬ2015)ꎮ 各部分 低ꎬ在 S1 和 S3 时期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处理( 图
L
2:A) ꎮ 茎中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化不大ꎮ S1
氮的分配比例按下式计算:
时期 NN 和 AN 相对较低ꎬ与 UN 差异显著ꎻS2 时
V
PN = c max (1) 期 AN 最低ꎬ与 NN 和 GN 差异显著ꎻS3 时期 AN
C 6.25×V ×N
cr area 最低ꎬ与 UN 差异显著ꎻS4 时期各处理差异不显
J
max
PN = (2) 著( 图 2:B) ꎮ 根中氮含量随生长时期呈逐渐下
B
8.06×J ×N
mc area
降的变化ꎮ UN 处 理 在 各 时 期 均 最 高ꎬ 除 S2 时
C
PN = C (3) 期ꎬNN 处 理 在 其 他 3 个 时 期 均 最 低ꎻ NN 和 AN
L
C ×N
B area
处理在 S1、S2 和 S4 时期显著低于 UN 和 GN( S4
 ̄2
式中: V 为 最 大 羧 化 速 率 ( μmol m
时期 AN 除外) ꎬ而在 S3 时期 NN 和 GN 显著低于
c max
 ̄2
s )ꎻJ 为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μmolm s )ꎬ
 ̄1
 ̄1
max AN 和 UN( 图 2:C) ꎮ 植株总氮含量随生长时期
由 CO 响应曲线根据 FvCB 模型拟合得到ꎻC 为叶
2 C 呈逐渐下降变化ꎬNN 处理在各时期普遍较低( 图
绿素含量( mmolm )ꎻN 为单位叶片面积氮含
 ̄2
area 2:D) ꎮ
 ̄2
量(SLNꎬgm )ꎻV 为 Rubisco 比活ꎬ取值为 20.78 以 N 稳定同位素进行示踪ꎬ测定了不同氮源
15
cr
μmol CO g Rubiscos ꎻJ 为单位 Cyt f 的最大 处理下穿心莲的氮吸收速率ꎮ 如图 3:A 所示ꎬ在
 ̄1
 ̄1
2 mc
-  ̄1
电子传递速率ꎬ取值 156 μmol e μmol Cyt f 前 2 个生长时期穿心莲对氮的吸收速率较高ꎬ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