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广西植物》2025年第2期
P. 35

2 期              宋利沙等: 广西莪术叶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2 3 7

                                           ̄1                   宜的 pH 分别为 6 和 7ꎬ光照对这两种病原菌的生
            EC 值分别为 1.998 6 μgmL 和 4.173 6 μg
               50
            mL ꎮ 综上认为ꎬ这 4 种药剂均可考虑为田间防治                         长均没有显著影响ꎬ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的生长温
                ̄1
            广西莪术叶枯病的候选药剂ꎮ                                      度和 pH 范围一致ꎮ 顾立明等(2013) 报道桃枝枯
                                                               病病原菌( P. amygdali) 适宜在 PDA、PSA 和燕麦
            3  讨论与结论                                           培养基上生长ꎬ20 ~ 25 ℃ 适宜菌丝生长ꎬ最适碳氮
                                                               源分别为蔗糖和硝酸钾、丙氨酸ꎬ最适宜的 pH 值
                 间座壳属( Diaporthe) 真菌主要采取无性型和                   为 6 ~ 7ꎬ与本文报道的 pH 范围一致ꎬ与其他条件
            有性型双重命名法ꎬ其无性型和有性型分别为拟                              有一定的差异ꎬ这可能由于寄主和病原菌种类不
            茎点霉属( Phomosis) 和间座壳属ꎬ自 2011 年在墨                   同ꎬ所种植的地理位置和生境不同ꎬ导致生物学特
            尔本的命名会议上ꎬ决定弃用双命名系统ꎬ采用                              性存在差异ꎮ 同一病原真菌因面对不同植物和不
            “一个真菌一个名称” 规则ꎬ该属真菌被命名为间                            同生境所表现出的生物学特性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座壳属(魏景超ꎬ1979)ꎬ间座壳属由于发表时间比                          (何彩梅ꎬ2011)ꎮ P. eucommicola 是引起杨树黑斑
            拟茎点霉属早而取得该属命名上的优先权ꎬ所以                              型溃疡病和杜仲树皮腐烂病的病原真菌ꎬ为害杨

            拟茎点霉属这一名称逐渐被弃用( Taylorꎬ 2011)ꎮ                     树的病原菌最适的菌丝生长温度为 22 ℃ ꎬ最适 pH
            间座壳属真菌可为害叶片、枝干和果实等部位发                              值为 5.5ꎬ而此病原菌为害杜仲的最适菌丝生长温
            病ꎬ很少侵染根部ꎬ主要表现为坏死、叶片斑点、溃                            度为 30 ℃ ꎬ最适 pH 值为 7( 郑华英等ꎬ2011)ꎮ 此
            烂、萎 蔫 和 枯 死 等 症 状ꎬ 造 成 严 重 的 经 济 损 失               外ꎬ相同病原菌在同一寄主上ꎬ其生物学特性也是
            ( Stantos & Phillipsꎬ 2009ꎻ Manawasinghe et al.ꎬ   不同ꎬ研究茄褐纹病菌 P. vexans 生物学特性发现ꎬ
            2019ꎻ俞婷ꎬ2021ꎻ陈瑶等ꎬ2020)ꎮ 本研究中的病                     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25 ℃ 和 28 ℃ ꎬ最适 pH 值为
            原菌主要为害广西莪术的叶片ꎬ呈现枯死症状ꎬ与                             6 和 7ꎬ全黑暗和自然光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都
            前人 研 究 的 症 状 相 似 ( 蒋 妮 等ꎬ 2016ꎻ 李 珊 珊ꎬ             快ꎬ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蔗糖和蛋白
            2021ꎻ王晗怡ꎬ2023)ꎬ但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胨、硝酸钾、硝酸钠(马珂ꎬ2005ꎻ叶莹等ꎬ2021)ꎮ
            不同ꎬ可能由于采样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不同导致                                 本研究通过 4 种药剂对广西莪术叶枯病菌均
            结果也存在差异ꎮ 本文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了分                             表现较强的毒力ꎬ其中 250 gL 吡唑醚菌酯 EC
                                                                                              ̄1
            离的菌株 E ̄10 对广西莪术叶枯病的致病性ꎬ利用                          和 75%肟菌戊唑醇 WG 的抑菌效果较好ꎬ其次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多基因序列 ITS、TUB) 鉴                        是 1 bng 哈茨木霉菌 SC 和 98%噁霉灵 SPꎮ 吡
                                                                         ̄1
            定ꎬ确定引起广西莪术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间座壳                              唑醚菌酯和肟菌戊唑醇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
            属真菌菜豆间座壳ꎬ其无性阶段为拟茎点霉属真                              剂ꎬ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ꎬ最终导致细胞死
            菌 Phomosis sp.ꎬ这个病原菌侵染广西莪术叶片枯                      亡ꎬ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功能ꎬ对病害具
            萎的研究是首次报道ꎮ                                         有预 防、 保 护、 治 疗、 铲 除 等 多 种 功 能ꎮ 75% 肟
                 关于菜豆间座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少ꎬ主                           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WG)、32.5%苯甲嘧菌
            要集中在大豆茎部病害(沈浩ꎬ2015)ꎬ蓝莓座壳茎                          酯悬浮剂( SC) 等药剂对太子参叶斑病的防效在

            溃疡 病 和 猕 猴 桃 黑 点 病 也 有 人 报 道 ( 李 媛 等ꎬ              80%以上(王怀震ꎬ2014)ꎻ97%嘧菌酯原药对蓬莪
            2017ꎻThomidis et al.ꎬ 2019ꎻ王丽ꎬ2022)ꎬ但研究较           术(Curcuma phaeocaulis)分生孢子萌发有较强抑制
            多的为其他间座壳属真菌ꎮ 如 Diaporthe tulliensis                作用ꎬEC 值为 0.027 7 μgmL (李珊珊ꎬ2021)ꎻ
                                                                                             ̄1
                                                                       50
            可引起桐树叶斑病、可可豆荚腐病和猕猴桃茎溃                              马瑞 ( 2018) 测 定 10 种 杀 菌 剂 对 海 南 温 郁 金
            疡病等植物病害ꎬ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ꎬ其为害程                             (C. wenyujin)白绢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ꎬ结果表明

            度也有增大的趋势( Bai et al.ꎬ 2017ꎻ李泽宇等ꎬ                   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效果较强ꎬEC 值小于 1 μg
                                                                                             50
            2022ꎻ Serrato ̄Diaz et al.ꎬ 2022)ꎮ 间座壳属真菌菌          mL (马瑞ꎬ2018)ꎻTao 等(2020) 发现黄精叶枯病
                                                                  ̄1
            株不同ꎬ其生物学特性也不一致ꎮ 陈瑶等(2020)                          菌(Diaporthe eres)对咪鲜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
            和符致蕾等( 2017) 研究发现降香黄檀叶枯病菌                          有较高的敏感性ꎮ 以上结果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
            (Phomopsis asparagi) 和 杧 果 枝 枯 病 病 原 菌 ( P.        致ꎬ表明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类对广西莪术叶枯
            mangiferae)ꎬ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5 ~ 30 ℃ ꎬ最适                病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ꎬ可为田间防治提供了技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