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期
P. 85
1 期 杨文婷等: 云南金铁锁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8 1
格(杨丽云等ꎬ2020)ꎬ因此ꎬ极大地影响了金铁锁药 根据菌落大小、形态、颜色等特征去重复后接种于
材品质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云南白药等企业对金铁 PDA 斜面-4 ℃ 保存ꎮ
锁资源的开发及利用ꎮ 然而ꎬ目前未见金铁锁根腐 1.2.2 致病性测定
病的相关报道ꎬ严重影响了其防治工作的开展ꎮ 鉴 1.2.2.1 病原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将保留的
于此ꎬ本研究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基因序列分析系统 菌种在 PDA 平板上活化后转接至 PDB 培养基中ꎬ
地鉴定了金铁锁根腐病的致病菌ꎬ首次发现尖孢镰 放在摇床上 28 °C 培养 7 dꎬ然后将液体培养基中
刀菌是引起金铁锁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ꎬ研究 培养好 的 菌 株 用 4 层 纱 布 过 滤 除 去 菌 丝ꎬ5 000
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金铁锁根腐病生物防治功能 rmin 离心 10 min 后ꎬ弃上清液ꎬ取沉淀物加入
 ̄1
菌株资源的挖掘奠定基础ꎬ并为金铁锁的病害诊断 适量 的 无 菌 水 摇 匀ꎬ 制 备 成 浓 度 约 为 1. 0 × 10 6
 ̄1
和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ꎮ cfumL 的孢子悬浮液备用ꎮ 孢子悬浮液的浓度
采用血球计数板法计算(张继忠和王薇ꎬ2018)ꎮ
1 材料与方法 1.2.2.2 病原菌的回接 组培苗接种病原菌:提前
准备好金铁锁组培苗ꎬ每个组培瓶里应具有 10 个
1.1 材料 以上的金铁锁根ꎮ 使用注射器往金铁锁组培苗的
植物材料:金铁锁病害样品及健康植株(健康 须根周围接种 5 mL 分生孢子悬浮液ꎬ重复接种 6
样品和病害样品都为二年生金铁锁植株的根) 于 瓶ꎻ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接种 5 mL 无菌水ꎬ重复
2020 年 11 月采集于云南马龙ꎬ该地年均气温 10 ~ 接种 6 瓶ꎬ然后室温中培养ꎬ观察组培瓶内金铁锁
21 ℃ ꎬ年均降水量 979.6 ~ 1 001.8 mmꎮ 该金铁锁 组培苗的变化ꎬ连续观察 1 个月ꎮ
栽培基地的土质疏松肥沃ꎬ为金铁锁提供了良好 盆栽接种病原菌:前期把采回的二年生金铁
的生长条件ꎮ 金铁锁组培苗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 锁移栽置塑料花盆(直径 19 cmꎬ高 19 cm) 内ꎮ 采
中药材优良种苗繁育工程中心ꎮ 用浸泡法接种ꎬ将健康金铁锁的根置于培养皿中ꎬ
主要试剂和仪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往培养皿中注入分生孢子悬浮液ꎬ浸泡 0.5 ~ 1 h 后
(PDA)(Solarbioꎬ生产批号为 428G031)ꎬ马铃薯葡 倒出分生孢子悬浮液ꎬ处理后的根立即种于装有
萄糖肉汤(PDB) (Solarbioꎬ生产批号为 601Y031)ꎬ 灭菌土的塑料花盆内ꎬ覆土ꎮ 对照处理用无菌水
萘啶酮酸 ( Solarbioꎬ 生产批号为 Y77408)ꎬ Taq 酶 浸泡相同时间后立即栽种ꎮ 重复用分生孢子悬浮
(Takaraꎬ生产批号为 AL52014A)ꎬ真菌 DNA 小量提 液接种 60 株金铁锁ꎬ然后正常的管理培养ꎮ 培养
取试剂盒(Magenꎬ生产批号为 DKI09 ̄01)ꎮ 立式高 期间ꎬ观察盆栽中金铁锁苗的生长状况ꎬ待叶片枯
压灭菌锅(UniclaveꎬFD50A 型号)ꎬ超净工作台(苏 黄脱落后挖出金铁锁根ꎬ观察其是否烂根ꎮ 从发
净安泰ꎬSW ̄CJ ̄FD 型号)ꎬ生化培养箱 ( Bluepardꎬ 病植株的病健交界处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ꎬ验证
LRH ̄70 型号)ꎬ生物显微镜( NikonꎬECLIPSE E100 病原菌的致病性ꎮ
型号)ꎮ 测序引物由擎科生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1.2.3 病原菌的鉴定 形态学鉴定:将菌株接种于
合成ꎮ PDA 培养基上进行活化ꎬ期间观察 PDA 培养基上
1.2 方法 的菌落的形态特征( 大小、颜色、形状的变化)ꎬ并
1.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取有根腐病症状的根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丝放置于载玻片上ꎬ加入几
的病健交界处组织ꎬ在 5%NaClO 中表面消毒 1.5 滴无菌水ꎬ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ꎬ采用 Nikon
minꎬ然后在 75%酒精中表面消毒 1.5 minꎬ无菌水 生物显微镜ꎬ在1 000倍镜下观察分生孢子的形状、
冲洗 2 ~ 3 次ꎬ无菌滤纸吸干水分ꎬ用无菌剪刀在根 大小、厚垣孢子的有无及着生方式ꎮ 分子生物学
样品的病健交接处剪 1 / 3 指甲盖大小的组织ꎬ将 鉴定:将病原菌接种到 PDA 培养基上ꎬ待菌丝长至
 ̄1 旺盛ꎬ挑取适量菌丝体于 1.5 mL 无菌管中ꎬ采用真
有切口的一面贴到含 50 mgL 萘啶酮酸的 PDA
培养基上(50 mgL 萘啶酮酸可选择性抑制细菌 菌 DNA 小量提取试剂盒进行病原菌 DNA 提取ꎮ
 ̄1
生长)ꎬ并在 28 °C 下培养 2 ~ 3 dꎬ待染病组织块周 对 病 原 菌 DNA 进 行 内 转 录 间 隔 区 ( internal
围长出菌丝时ꎬ用接种针挑取菌落边缘尖端菌丝 transcribed spacerꎬ ITS ) 和 转 录 延 伸 因 子 ̄1α
进行纯化ꎬ并观察菌落形态ꎮ 多次纯化后的菌株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ꎬTEF ̄1α)的扩增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