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期
P. 88
8 4 广 西 植 物 43 卷
Aꎬ B. PSD ̄1 的菌落形态ꎻ C. 小型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ꎻ D. 大型分生孢子ꎻ E. 厚垣孢子ꎮ B-D 标尺: 100×10 μmꎮ
Aꎬ B. Bacterial colony morphology of PSD ̄1ꎻ C. Microconidia and conidiophoresꎻ D. Macroconidiaꎻ E. Chlamydospores. B-D scale bars:
100 × 10 μm.
图 3 以 PSD ̄1 为代表的菌落和菌体形态
Fig. 3 Colony and morphology with the represent of PSD ̄1
孢镰刀菌ꎮ 由此可见ꎬ尖孢镰刀菌是引起植物根 菌株尖孢镰刀菌 CBS 140424 聚到一起ꎬ支持值达
腐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镰刀菌属的病菌ꎮ 我们对 99%ꎮ 镰刀菌属是真菌中最难鉴定的种属之一ꎬ
云南马龙栽培基地的金铁锁病原菌进行鉴定ꎬ分 其由于形态复杂ꎬ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受环境的影
离得到的主要病原菌也为尖孢镰刀菌ꎬ这与他人 响变异较大ꎬ单纯依据形态学很难准确鉴定到种
的研究结果一致ꎮ 然而ꎬ前人的研究中ꎬ许多植物 (邢安ꎬ2017)ꎮ 在本研究中ꎬ亦发现菌株 PSD ̄1、
的根腐病多由多种镰刀菌复合侵染所致ꎬ本研究 PSD ̄2、PSD ̄3 虽然都为尖孢镰刀菌ꎬ但菌落形态
中分离得到的 85 株真菌ꎬ均为尖孢镰刀菌ꎬ未见 还存在一定的差异ꎮ 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
其他种类的病原菌ꎮ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可能 助鉴定镰刀菌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ꎬ可以弥补形
本研究采集病害的样本不够广泛ꎬ仅分离了云南 态学鉴定的不足ꎮ 曹瑱艳等(2020) 使用镰刀菌种
马龙栽培基地的病害金铁锁ꎬ导致分离获得的病 特异性引物并结合 ITS 和 TEF 序列分析及形态学
原菌比较单一ꎻ二是尖孢镰刀菌是大多植物根腐 鉴定确定了铁皮石斛根腐病的 4 种病原真菌ꎮ 迟
病致病菌中的优势病原菌种ꎬ相对分离频率较高ꎮ 惠荣(2019) 根据形态学、rDNA ̄ITS 和 TEF ̄1α 序
陈思杰等(2021)研究亦发现ꎬ分离得到宁夏枸杞 列同源性分析ꎬ确定了导致多花黄精叶枯病的病
的致病菌中ꎬ尖孢镰刀菌在分离出的镰刀菌中占 原菌为尖孢镰刀菌ꎮ 由于镰刀菌种类繁多ꎬ形态
据优势ꎬ其他镰刀菌分离频率相对较低ꎮ 变异复杂ꎬ包括很多亲缘关系较近的种及复合种ꎬ
同时ꎬ本研究基于 ITS 和 TEF ̄1α 分子片段构 所以单一片段很难对其准确鉴定ꎮ 本研究在形态
建的系 统 发 育 树ꎬ 结 果 发 现 菌 株 PSD ̄1、 PSD ̄2、 学鉴定的基础上ꎬ结合 ITS 和 TEF ̄1α 序列进行联
PSD ̄3 都与尖孢镰刀菌 A19 聚为一支ꎬ并与镰刀 合分析ꎬ首次鉴定引发金铁锁根腐病的主要病原
属的其他菌株分支明显ꎬ其中菌株 PSD ̄2 与模式 菌为尖孢镰刀菌ꎬ并得到了可靠的分类鉴定结果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