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广西植物》2023年第6期
P. 75

6 期                李玲燕等: 缓释肥对杉木容器苗生长、光合生理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1 0 6 1

            看ꎬ0.95 gL 的缓释肥能有效促进槲栎容器苗苗
                          ̄1
            高和地径的生长ꎬ增加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积累ꎮ                             1  材料与方法
            庞圣江等(2018)在白木香容器苗研究中也发现当
            缓释肥用量为 2.5 kgm 时容器苗生长效果最                         1.1 试验地概况
                                     ̄3
            优ꎬ其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                                 试验地位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田间试验
            处理ꎮ 类似地ꎬ宋协海等(2018) 通过研究不同缓                         大棚(119°13′ E、26°05′ N)ꎮ 该地区海拔 10 mꎬ

            释肥用量对黄连木生长和养分积累影响中发现ꎬ                              年平均温度 25 ℃ ꎬ亚热带季风气候ꎬ年平均日照
            低水平的缓释肥用量有利于根系生长ꎬ随着施肥                              1 700 ~1 980 hꎬ年平均降水量 900 ~ 2 100 mmꎬ无
            量的增加植株茎叶的生长得到显著改善ꎬ并在缓                              霜期 326 dꎮ
            释肥用量为 1.6 kgm 时ꎬ其苗高、地径和生物量                       1.2 试验材料来源
                                  ̄3
            达到最大值ꎮ 可见ꎬ不同树种之间由于生物学特                                 扦插用的穗条由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提供的
            性的差异ꎬ最适宜其容器苗生长的缓释肥用量也                              长势一致的‘洋 ̄061’当年生穗条ꎬ长度为(10±0.4)
            存在较大差别ꎮ 因此ꎬ开展杉木容器苗生长对不                             cmꎮ 轻型基质泥炭土、珍珠岩和杉木皮采购于南平
            同用量缓释肥响应规律的研究ꎬ对于实现苗木优                              市森科种苗有限公司ꎬ购买回来后将轻型基质按泥
            质、精准和高效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ꎮ                             炭土、珍珠岩和杉木皮按 1 ∶ 2 ∶ 2(V ∶ V ∶ V) 比例
                 尽管以往关于杉木苗木施肥的研究较多ꎬ但                           进行充分混合ꎬ混合后的轻型基质化学性质见表 1ꎮ
            主要集中在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指数施肥等方                              缓释肥为美国爱贝施缓释肥ꎬ全氮含量 180 gkg 、
                                                                                                            ̄1
                                                                                ̄1                   ̄1
            面(刘欢等ꎬ2016ꎻ任衍敏等ꎬ2021ꎻ李茂等ꎬ2021)ꎮ                    全磷含量 60 gkg 、全钾含量 120 gkg ꎮ
            一方面ꎬ有关缓释肥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研究相                              1.3 试验设计
            对较少(尚斌ꎬ2017ꎻ周新华等ꎬ2017)ꎬ其生长对缓                           2019 年 4 月中旬在按泥炭土、珍珠岩、杉木皮
            释肥用量的响应机制尚不完全清楚ꎮ 另一方面ꎬ                             1 ∶ 2 ∶ 2(V ∶ V ∶ V)比例充分混合的轻型基质中添
            近年来随着一些杉木高世代良种材料ꎬ如优良无                              加不同量的缓释肥ꎮ 试验共设置 6 个处理ꎬ分别
            性系‘ 洋 ̄061’ 在全国推广ꎬ显著提升了我国杉木                         为 CK(0 gm )、T1(200 gm )、T2 ( 400 g
                                                                              ̄3
                                                                                               ̄3
            人工林的良种化水平和经济效益ꎬ然而与高世代                              m )、 T3 ( 800 g  m )、 T4 ( 1 000 g  m )、
                                                                 ̄3
                                                                                                          ̄3
                                                                                    ̄3
            优良材料相配套的苗木培育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T5(1 200 gm )ꎮ 轻型基质与缓释肥充分混合
                                                                              ̄3
            (朱晗等ꎬ2018ꎻ李茂等ꎬ2020b)ꎮ 如前所述ꎬ不同                      后装入无纺布袋( 直径 6 cm ×高 10 cm) 中备用ꎮ
            的杉木优良材料因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差异ꎬ它                              随后将无纺布袋置于塑料托盘上ꎬ把采回的穗条
            们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魏宁等ꎬ2021)ꎬ而且                         扦插至不同的轻型基质中ꎬ每袋扦插 1 株苗ꎬ每个
            优良材料对育苗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ꎬ传统的育                              处理扦插 300 株ꎮ 2019 年 5 月中旬从每个处理扦
            苗技术已无法适应这些良种对生长的需求( 朱晗                             插的 300 株苗中挑选出扦插成活、长势良好且一
            等ꎬ2018)ꎮ 因此ꎬ开展与杉木优良材料相匹配的                          致的幼苗共 90 株ꎬ每个重复 30 株ꎬ每个处理 3 次
            缓释肥施用技术研究ꎬ对实现杉木优质材料的高                              重复ꎬ6 个处理共 540 株苗ꎬ进行不同缓释肥施肥
            效培育具有重要意义ꎮ 鉴于此ꎬ本研究以杉木优                             培养试验ꎮ 苗木培养期间进行正常的水分和除草
            良无性系‘ 洋 ̄061’ 为研究对象ꎬ研究不同缓释肥                         管理ꎮ 2020 年 11 月 中 旬 试 验 结 束ꎬ 进 行 取 样
            施用量对杉木轻型基质容器幼苗生长、生物量积                              测定ꎮ
            累、光合色素合成、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植株养分                             1.4 样品取样与测定
            含量的影响ꎬ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生理指标                              1.4.1 生长量、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测定  2020
            进行综合分析ꎬ拟探讨以下问题:(1) 杉木幼苗生                           年 11 月中旬用游标卡尺和直尺分别测量苗木地
            长、光合和养分积累对不同缓释肥施用量的响应                              径和苗高ꎬ计算各重复的平均地径及平均树高ꎬ依
            规律如何ꎻ(2)最适宜‘洋 ̄061’生长的缓释肥施用                         据平均值每个重复选出 3 株标准株ꎮ 将标准株按
            量是多少以及适宜的缓释肥用量通过何种途径改                              根、茎、叶分别剪下ꎬ于 105 ℃ 杀青 2 hꎬ随后在 75
            善苗木生长ꎮ 以期为杉木优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                             ℃ 下烘干至恒重ꎬ根据朱晗等(2018) 的方法计算
            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ꎮ                                        苗木质量指数ꎮ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