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植物》写作指南 (2022年3月11日修订)
1 《广西植物》(月刊)
《广西植物》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级),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host)、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英国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中国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中国生物学文摘(CB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等收录。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保持期刊发行和交换关系。
2 报道内容
以“立足地方、面向全国、逐渐国际化”为目标,刊登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创研究论文,对本学科重大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等。
3 栏目内容设置
3.1 固定栏目内容:植物新种与新分布、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地理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细胞学、植物遗传学、植物发育与生殖学、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民族植物学、生物多样性、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方法等。
3.2 特色栏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喀斯特(岩溶/洞穴/天坑)植物与植被研究、“一带一路”和东盟沿线植物多样性研究、民族/药用植物与大健康、环境植物学-污染或受损环境的植物修复、植物-微生物(内生菌)、植物-动物相互作用、重要/特色植物遗传资源及其种质创新、海岛/海岸植物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与极小种群研究、入侵植物生物学研究及其防治技术、植物功能物质及其有效利用、特色/重要植物专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等。
4 主要读者对象
国内外从事植物学及各分支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从事相关学科包括农、林、牧、医药、轻工、水产和环保等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5 投稿方式
请访问《广西植物》官方网站(http://www.guihaia-journal.com),进入“作者中心”,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投稿及查询稿件状态。认真填写文章作者信息,标注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应与文章发表时一致。联系方式若有变动,请及时告知编辑部。投稿时: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也可推荐非作者单位的审稿专家(相关专业的博士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6 同行评审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并严格执行“三级”审稿制,按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进行。即编辑部先对文章进行初步的审核,初审通过后,再将稿件提交给相应领域的同行评审专家进行学术把关和评审,最后对稿件进行终审,以保证每一篇文章的学术质量。
7 版权转让与文责声明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OA)、超星数据网等,并已签订CNKI优先数字出版和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等合作协议。本刊所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据库的稿酬。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并同意将本稿件的出版权(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数字化等各种介质形式出版、复制和发行的权利)转让给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可以授权第三方使用。如不同意上述声明,请在来稿(投稿)时明确声明。
7.1 本刊视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为所投稿论文的责任作者,责任作者须保证所投论文的所有作者都看过并同意稿件的内容以及稿件上的署名及其排序,并都同意将所投论文的出版权(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各种介质形式出版、复制和发行的权利)转让给本刊编辑部,都同意授权第三方使用。
7.2 责任作者负责文章在出版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的修改、答疑、审读校样、支付相关费用及单行本和稿酬等)处理;如编辑部需要,同意提供有关验证论文的试验结果所必需的材料和方法。
7.3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两(多)投。稿件录用后全体作者必须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和“作者声明”,具体内容可直接点击“版权转让协议书”和“作者声明”链接或在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打印,并将扫描的电子件或照片按规定的投稿流程完成上传。
8 稿件处理
作者投稿成功后,会在网站系统消息中和电子邮箱内收到编辑部的收稿回执,其后的各项相关通知发送给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来稿如不符合本刊规范要求,本刊编辑部将退请作者修改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收到日为收稿日期。论文需修改时,作者需在收到退修通知1个月内将修改稿和修改说明返回,无特殊原因超期不能修回的按新稿件处理。
所投稿件在收到本刊的正式退稿通知前请勿再投其他刊物,如因某些原因需要撤稿改投,请通知本刊编辑部在系统中对稿件作相关处理后再改投,以免造成一稿多投的情况。
9 声明
对于刊出稿件,本刊一次性酌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和数字化出版等),并分别赠送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当期期刊各2册。
10 在线数字化出版(包括本刊网站的网络预发表和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等在线数字化出版,等同纸质出版)
为了缩短出版时滞、提高传播效率,本刊录用的论文,在本刊网站和中国知网(CNKI)优先数字化出版,读者可免费浏览下载并通过DOI号引用本刊文献。
在线数字出版论文的版权与纸质印刷版版权完全一致,个别内容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以纸质出版为准。
引用本刊在线数字出版的论文,要注明该文的DOI号,建议引用格式:作者. 题名[J]. 刊名,DOI号/在线出版时间。
11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声明
本刊郑重声明:(1)本刊对所有初投稿及通过终审的论文,均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一经证实为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将立即退稿;(2)已付的版面费等费用不再退回;(3)重复发表的文章不发稿酬、不发杂志,责成作者赔偿重刊文章的印刷费用;(4)对性质严重或经批评教育不思悔改的学术不端行为,将建立“黄牌作者名单库”,并重点审核或限制刊发“黄牌作者”的学术成果;(5)对已经发表的论文,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做撤销处理,同时保留向作者所在单位、兄弟期刊通报的权利,并且2年内将拒绝发表该稿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一切文稿;(6)因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给本刊造成侵权责任的,本刊保留向作者追偿的权利。本刊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相互监督,积极向本刊反馈相关信息,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12 特别要求
本刊对部分栏目选稿、地图处理、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稿件格式等均有要求,具体参见本刊网站投稿指南中的投稿须知(http://www.guihaia-journal.com/gxzw/ch/common_item.aspx?parent_id=20151215023418386&menu_id=20221107105610001)。
稿件要求:
1 题目
简洁明了,突出文章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题目应是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具体内容的准确描述,尽量避免繁琐、含糊、抽象,避免使用“...的研究(A study of ...)”,“...的调查(Investigations of ...)”等赘词。如果研究涉及特定物种、特定地区,要在题目中体现出来。
2 作者
作者人数不限,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凡投稿时,请将全部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邮编等个人信息标注清楚。在文章首页脚注处,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略)、学位、职称、从事专业和研究方向、E-mail等。
3 摘要
3.1 中文摘要
一般为400 ~ 600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性:既要有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又具有可读性;应准确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研究意义。摘要中不应包括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2)独立性:摘要自成一体,独立成篇。避免出现“本文”字样,可用“该文”代替,以显示摘要的独立性。
(3)简练而具体:每个句子都要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摘要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目)。
(4)非评价性:不要对论文的内容作诠释和评论。
(5)连贯性和可读性: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3.2 英文摘要
一般为350 ~ 450个英文词(Words)。具体参见:
《广西植物》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本网站下载中心)。
4 关键词
选择能准确反映文章主要内容,能引起读者兴趣,并为大家熟知的专业词汇来作为关键词,以使文章能被准确检索。关键词为5~8个。
5 基金项目
需要有相应的英文对照。只需写出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多个基金用分号隔开,末尾句号结尾。在正文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注明。
6 正文
6.1 前言
介绍研究背景,明确提出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准确、清楚且简洁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包括(1)阐述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通过概括所研究的领域,引出下文将要报道的主题;(2)研究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引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或验证的假设,应能反映有关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将研究目的与上述研究背景相结合;(3)非常明确地指出进行此项研究拟回答或解决的科学问题;(4)本研究的价值何在(此项也可不写)。
6.2 材料与方法
阐述本研究如何进行的,陈述需详细。包括准确描述所用材料/对象的名称、数量、来源或制备方法;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重复实验,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试验程序以及所应用的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叙述要详尽,但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值、t-检验等)无需说明;简单说明研究方法并引用文献,如果方法新颖或有改进须加以详细说明;对实验中使用试剂的来源、仪器的型号、大型仪器的厂家和软件(包括版本或序列号)名称等也应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要求简明扼要,列出观察和试验证据需要进行消化和浓缩,总结重要的趋势或规律;图表只附最必要的,能用文字表述尽量不用图表,先文字后图表,图表置于相应文字后,并要求精心设计,力求美观,互不重复;避免出现讨论部分的内容。
6.4 讨论
主要是对文中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断,评论所报道结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并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阐述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指出对原有结论有何新的启示,或从实验数据归纳出一般规律,必要时指出本试验的不足之处及未能解决的问题。要求围绕结果进行讨论,但不要重复结果,并与引言中所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叙述要简明扼要,推测要有依据,不能得出超出本文结果所能够支持的结论。不要在本节中介绍新的结果。
7 综述论文
对于综述性论文,不做统一要求,但须重点把握科学问题的前沿,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归纳、综合和分析,逻辑层次要分明,并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8 致谢
仅对主要贡献者,且作者须征得被致谢者的书面同意。
9 参考文献
择主要文献列入,每个观点后引用的文献数不超过4条。除学位论文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私人通信以及未阅读过的文献请勿列入。请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参考文献著录项必须完整(包括用方括号标注文献类型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后用小写字母a,b,c等示区别。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正文中的标注应与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一一对应,准确性请作者自负(编辑部发现问题时,作者有必要提供原文献)。在正文中引用,作者或编者为2人及以下的,应全部列出;3人及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编者后加“等”或“et al.”,如“王文采等, 1990”“Smith et al., 1981”。在文后引用,参考文献的著录见如下示例。
一定要给出期刊的卷、期、页,不可缺少任意一项;所有中文文献须有英文对照,所有文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中英文所有标点后均需空一格,标点符号请勿混用,英文用英文状态下符号,中文就用中文下的符号)
● 文献排列顺序:文献不需编号,以著者姓名字母为序。
● 书写格式为:
- 期刊:
著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年份.文题[J].刊名(缩写,不要缩写点,可参考本刊网站相关下载-缩写与全称对照),卷(期):起止页码.
- 著作:
著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年份. 书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除专有名词外):其他题名信息(第*卷)[M].其他责任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 版本项. 出版社所在城市(正体):出版社(正体):起止页码.
- 论文:
著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年份. 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除专有名词外)[D].大学所在城市(正体):大学(正体):起止页码.
D. 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 年份.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 专著主要责任者(姓的每个字母需大写).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出版者:析出文献的页码.
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修改:
1. 中文文献要有英文对照,且英文在前中文在后。
2. 文献中注意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不得混用,英文标点后都应空一格;
3. 文献中的英文刊名应为缩写,刊名缩写请参考网站相关下载中心“SCI刊名缩写与全称对照”,需要单个词进行搜索查找(包括中文文献的期刊名);
4. 拉丁名应为斜体,命名人应为正体;
5. 全部文献需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例:
BAI SN, 1998. Study on flowering of plants [M]// LI CS. Advances in plant science.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46-163. [ 白书农,1998.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6.]
CHEN QF, 2001. Karyotype analysis of five Fagopyrum species native to China[J]. Guihaia, 21(2): 107-110. [陈庆富,2001. 五个中国荞麦种的核型分析[J].广西植物,21(2):107-110.]
LIU M, 2004. The anatomy introduction of seed plan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5-28. [刘穆,2004.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5-28.]
WEI ZX, WANG H, 2001. Studies on pollen morphology of four genera of Trilliaceae[J]. Acta Bot Yunnan, 23(4): 451-456. [韦仲新,王红, 2001. 延龄草科四属花粉形态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3(4):451-456.]
期刊
作者,出版年. 题名. 刊名 (外文刊名用正体,规范缩写,不用缩写点),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人
LI LF, WU XF, LIU SQ, 2015.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sis and photosynthetic carbon fixation capacity of five mangrove tree species in Zhanjiang City [J]. Guihaia, 35(6): 825-832. [李林锋,吴小凤,刘素青,2015. 湛江5种红树林树种光合作用特性及光合固碳能力研究 [J]. 广西植物, 35(6): 825-832.]
3人以上
DING T, LIAO WB, JIN JH, et al., 2002. Floristic analysis on the seed plants of Mt. Diaoluo in Hainan Island[J].Guihaia, 22(4): 311-319. [丁坦,廖文波,金建华,等,2002.海南岛吊罗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广西植物,22(4):311-319.]
2人及以下
FENG HQ, JIAO QS, 2014. Effects of extracellular ATP and salicylic acid on photosynthetic index of tobacco [J]. Guihaia, 34(5): 719-722. [冯汉青,焦青松,2014. 细胞外ATP和水杨酸对烟草光合指标的影响[J]. 广西植物,34(5):719-722.]
WANG WT, 2014. Clematis dongchuanensis, a new species of Ranunculaceae from Yunnan[J]. Guihaia, 34(3): 287-289. [王文采, 2014. 东川铁线莲,云南毛茛科一新种[J]. 广西植物,34(3):287-289.]
专著:作者,出版年. 书名. 版次(初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译著:原著作者, 出版年. 书名. 译者, 译. 出版地(城市):出版者.
文集:作者,出版年. 题名//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会议论文:作者,出版年. 文题. 会议名称,会址: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年份. 论文题目. 保存地:保存单位.
专利:专利申请者. 受理日期.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
电子(网络)文献:作者. (发表或更新日期) [引用日期]. 题名[EB/OL]. 网址.
10 计量单位、符号和学名
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复合单位一律采用负指数形式,如:mol·L-1,溶液浓度不用M,N,ppm;bar(巴)改用Pa(帕);能量、功、热均用J(焦);离心力用×g表示。单位符号采用标准化符号,如s(秒)、min(分)、h(小时)、d(天)、mol(摩)、m(米)、㎡(平方米)、L(升)、kg(千克)等。国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册》为准,国际组织名称以《联合国及有关组织机构译名手册》为准。文中首次出现的生物名称要注明拉丁名(斜体);统计学符号(如P,t,n等)和变量符号须用斜体。
11 图/表
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国界线、省界线的地图。如果必须使用,请到国家测绘局网站“地图服务”下载最新版本的地图文件作为底图绘制,并标注原始图件的审图号。如果是其他来源的图件,请注明原始图件来源。
如果引用文献中的图表,要取得原出版商的授权许可,分辨率要求达到印刷要求。
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均须有中、英文(或拉丁文)对照。插图、表格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序、表序不分章节,完全按顺序统一编号,如图1、图2……图n,表1、表2……表n(不可用图1-1,表1-1等形式)。图、表的大小为半栏宽<80 mm,120 mm<通栏宽<170 mm。
插图应准确无误,由数理分析或其他作图软件绘制的如坐标图、流程图等插图必须提供作图软件的源文件(.xls,.xlsx,.ppt,.pptx,.pzf,.r,.opj,.sas,.spv,.ai等),照片等图片的文件格式可为.bmp,.jpg,.tif。如果一幅图中包含多个小图,建议在Powerpoint或Photoshop软件下组合并提供所保存的源文件,切勿直接在Word软件中组合。照片图勿用翻拍、扫描和复印件;黑白线条图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照片图分辨率不低于350 dpi。
图中线条粗细要适中,函数线的粗细一般是坐标轴的两倍为宜。刻度线位于坐标轴内侧,粗细可等于或稍细于坐标轴。
图中文字中文使用宋体,英文和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的大小为8磅,数字和单位之间要有空格,图如需缩小,本字号要求为缩制后的大小。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数据较少(如仅1行),或数据的变化规律明显,建议直接用文字叙述。表中数据共用的单位标于表题或表头中。数据实测为零时写“0”,未测或缺失的数据用“─”表示,其他均如实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