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  1981年创刊
  • 广西植物
  • 2024年 第44卷 第10期
  • 出刊日期:2024-10-25
【推荐文章】刘群 等:该文以云南古林箐25 hm2喀斯特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植物区系分析、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式开展工作,目的是探究云南古林箐大样地的区系特征及地位以及与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之间的地理联系。结果表明:(1)DBH≥1 cm的木本植物约有78科238属406种(含种下单位且不包括木质藤本)。(2)该大样地科以含2~5种和含1种的科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的37.18%和34.62%,属以含2~4种和含1种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30.25%和65.13%。(3)通过对科和属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发现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种类型和7种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类型占比最大,占50.77%,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的比值(R/T)为4.42; 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种,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泛热带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次之,分别占33.47%、18.22%、13.98%,R/T为10.25。(4)云南古林箐、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科和属组成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比较显示古林箐和补蚌具有最高的科和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74和0.395),补蚌和弄岗的科和属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575和0.297)。(5)属的植物区系谱PCA分析与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类似,但是科的PCA分析结果与科的相似性分析结果不同,科PCA分析结果显示古林箐和弄岗具有更多的地理联系。综上认为,该样地科属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过渡地位明显、区系联系广泛。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谱比较不能得出上述3个地区一致的地理联系结果。

详细信息>>

  • 2024年 第10期 整期pdf文件
    2024,44(10)    [摘要](156)    [PDF](58)
  • 2024年 第10期 封面
    2024,44(10)    [摘要](158)    [PDF](72)
  • 2024年 第10期 目录
    2024,44(10)    [摘要](154)    [PDF](63)
  • 专题:植物-微生物(内生菌)相互作用研究
  • 王新叶, 张 敏, 田小龙, 袁 平, 李红霞, 罗贞标, 岳倩倩, 赵 亮*
    糯高粱叶中IAA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植物生长作用
    糯高粱是白酒酿造的重要原料,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肥料,作为环境友好型肥料,微生物菌剂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开发对糯高粱生长有促进生长功能的微生物菌剂,该研究以糯高粱叶片为材料,分离筛选具有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IAA)产生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基于菌株的16S rDNA保守序列对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 通过菌悬液浸种处理,分析菌株对糯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 通过盆栽实验,分析菌株对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糯高粱叶片中分离筛选得到4株具有产IAA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分别编号为HY1-1、HY1-2、HY1-3和HY1-4。其中,IAA单位浓度产生量最高的菌株是HY1-1,为2.56 mol·L-1。(2)运用贝叶斯推断树对菌株16S rDN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4株菌都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HY1-1、HY1-2、HY1-3和HY1-4都能促进糯高粱种子萌发,与对照组相比,经菌悬液浸泡的糯高粱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了40.04%~165.52%,其中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是HY1-1,种子发芽率提高了165.52%。(4)选取HY1-1菌株做盆栽实验,在糯高粱幼苗根部接种HY1-1 30 d后,糯高粱幼苗的株高显著增加了29.17%、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了5.12%; 糯高粱根际基质中速效氮显著增加了31.70%,有效磷显著增加了28.88%。综上认为,糯高粱叶内生菌HY1-1能够通过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以及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等方式促进糯高粱植株的生长。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促糯高粱生长菌剂提供了种质资源。
    2024,44(10):1807-1816    [摘要](184)    [PDF](83)
  • 邓晓娟1,2, 李敏奇1,2 , 刘建利1, 任玉锋1 , 周立彪1, 闫兴富1,2*
    六盘山区幼龄蒙古栎根系共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为阐明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菌,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从幼龄蒙古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9株真菌,经鉴定隶属于2门5纲7目 8科 15属 18种,其中2种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1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种水平上,以灰粉无柄盘孢菌(Pezicula pruinosa)分离频率最高,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1.93%; 托雷斯氏丛赤壳菌(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强壮土赤壳菌(Ilyonectria robusta)、北美黑盘菌(Atrocalyx nordicus)次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02%、2.01%和2.01%。(2)共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树龄的蒙古栎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4~5年生植株分离频率最高(44.98%),依次为3年生植株(29.32%)、2年生植株(19.68%)和1年生植株(6.02%)。综上认为,宁夏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种类丰富,随树龄增长其种类和数量增加; 灰粉无柄盘孢菌是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绝对优势物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植物共生微生物资源,探索蒙古栎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在本地逆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4,44(10):1817-1826    [摘要](164)    [PDF](80)
  • 霍雯雯1,2, 侯嘉怡1,2, 高 敏1,2, 夏 伟1,2, 李炎林1,2, 于晓英1,2, 许 璐1,2*
    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现象与叶片内生细菌的相关性
    为探讨红花檵木叶片内生细菌与其季节性异常叶色现象的相关性,该文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和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法从红花檵木5类异常叶色和正常红色叶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不同叶色叶片的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1)5类异常叶色叶片内生细菌生物量较高,分离的906株细菌经鉴定为26属40种。(2)小叶类型叶片内生细菌种类最多且群落结构均匀,而红黄类型的结果与其相反。(3)异常叶色叶片与正常红色叶片的菌群比较发现,不但其优势属、种差异明显,而且在异常叶色叶片中富集大量甲基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细菌,尤其是栖稻假单胞菌明显增多。(4)异常叶色叶片(小叶、红斑和红黄类型)中富集了具有溶磷、固氮、产IAA、耐盐功能的细菌,其中有4株兼具以上4种功能,由此推断这种富集功能菌的行为极有可能与异常叶色现象有关。该文揭示了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现象与特定内生细菌菌群富集密切相关,为红花檵木异常叶色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对红花檵木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24,44(10):1827-1838    [摘要](144)    [PDF](69)
  • 张泽宇, 李子院, 王少杨, 陈心怡, 汪利琪, 李海云*
    李氏禾内生细菌Bacillus cereus J01吸附Cr3+的研究
    为考察李氏禾内生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菌株吸附Cr3+的性能,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作为生物吸附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pH、温度、Cr3+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等条件对Cr3+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等温吸附过程、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过程,并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吸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在50 mL反应体系中,当pH值为6、温度为40 ℃、Cr3+初始浓度为150 mg·L-1、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吸附时间为12 h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对Cr3+的吸附性能达到最佳,其平衡吸附量和Cr3+去除率分别为34.30 mg·g-1、91.60%。(2)等温吸附过程分析结果显示,朗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模拟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对Cr3+的吸附,其吸附过程更倾向于单分子层吸附。(3)吸附过程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对Cr3+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4)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在40 ℃下,吸附过程的△G△H△S分别为-2.609 kJ·mol-1、61.792 kJ·mol-1和206.11 J·mol-1,该温度下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J01失活菌体对Cr3+的吸附可能通过细胞成分中的氨基、羟基和羰基起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失活菌体对Cr3+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并在铬污染的环境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2024,44(10):1839-1847    [摘要](152)    [PDF](67)
  • 王雅楠1,2, 马姜明1,2*, 梁月明3, 杨 皓1,2
    喀斯特石山老龄林檵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旱、雨季节变化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生物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文以檵木群落老龄林阶段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酶活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雨季时,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全碳、全氮、全钾、全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说明根际土壤养分淋失更严重且影响相关酶活性,旱季变化相反是根际土壤为供植物健康生长所采取的养分富集策略。(2)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为旱季显著高于雨季,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为雨季显著高于旱季,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季节差异不明显; 无论旱季还是雨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细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 季节变化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差异显著。(3)不同季节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导因子不同,雨季时,根际土壤为pH、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非根际土壤为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和全钾含量; 旱季时,根际土壤为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含水量,非根际土壤为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 土壤酶活性与碳、氮、磷、钾及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4)与细菌相比,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功能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综上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在雨季和旱季时所采取的适应性策略明显不同,这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土壤演替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4,44(10):1848-1863    [摘要](150)    [PDF](70)
  • 黄艳英1, 彭晓辉1, 欧桂宁1, 彭晓雪1, 甘 李1, 黄苑航1, 阳太亿1, 覃锋燕1, 申章佑2*, 韦茂贵1,3*
    连作木薯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为揭示木薯连作障碍形成机制,该研究以定点大田连作木薯三年,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连作年限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作对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影响显著。(2)木薯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SAR超类群、担子菌门、毛霉门和unclassified_k_Fungi,主要优势菌纲为粪壳菌纲、散囊菌纲、座囊菌纲。非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组成变化较大,从第一年的漆斑菌属、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向单一的Knufia属演化; 根际土壤的真菌则从子囊菌门的肉座菌目、刺盾炱目、漆斑菌属、座囊菌纲、粪壳菌纲向领鞭毛虫门Monosiga属演化。(3)土壤pH、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尤其影响子囊菌门、SAR超类群、担子菌门和毛霉门的分布。综上认为,木薯连作会引起根系分泌物累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的生存环境,进而引起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其中,非根际土壤中子囊菌由漆斑菌属、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向单一的Knufia属演变; 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的肉座菌目、漆斑菌属、粪壳菌纲等有益真菌的相对丰度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引发木薯连作障碍。
    2024,44(10):1864-1877    [摘要](148)    [PDF](69)
  • 陈娇娇, 任建国, 王俊丽*
    镉积累对艾纳香内生菌群落结构和共发生网络的影响
    为探究器官镉(Cd)积累对艾纳香内生菌的影响,该文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不同外源镉处理(0、2.0 mg·kg-1)下艾纳香根、茎、叶Cd积累对内生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外源Cd(0 mg·kg-1,Cd0)相比,Cd(2.0 mg·kg-1,Cd2)处理促进了植株生长,根、茎、叶中Cd积累量顺序为叶(16.75 mg·kg-1)>茎(11.99 mg·kg-1)>根(3.96 mg·kg-1)。(2)α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器官内生菌丰富度(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以根最高,茎次之,叶最低,并且Cd2处理各器官内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Cd0处理。(3)在门水平上,两个处理根、茎、叶内生菌均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 在属水平上,代尔夫特菌是Cd0和Cd2处理各器官的主要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53.0%~92.7%和57.1%~89.2%; 艾纳香根、茎、叶内生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Cd2处理提高了根、茎、叶共有内生菌属的比例及各器官(根除外)独有内生菌属比例。(4)线性判别分析(LEfSe)表明,相同处理不同器官间及不同处理相同器官间内生菌属存在差异。(5)冗余分析(RDA)发现,根际土壤Cd含量、器官Cd含量与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的相关性。(6)共发生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d积累使艾纳香根、叶内生菌共发生网络变得复杂且增强了根、茎物种间的竞争作用和叶物种间的协同共生作用。综上认为,外源Cd处理影响了艾纳香各器官内生菌群落结构及相互作用模式。
    2024,44(10):1878-1893    [摘要](144)    [PDF](70)
  • 郭 涛1, 2, 汪汉成2, 余知和1*, 蔡刘体2, 王 丰2*, 陈兴江2
    烟草野火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叶际微生物种群稳定与烟株健康密切相关。为揭示感染野火病烟株叶际微生态特征,该文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病程度烟株叶片的病斑和健康组织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病斑组织与健康组织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并且其在病斑组织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织; 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链格孢属(Alternaria)、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和锥盖伞属(Conocybe),仅假单胞菌属在病斑组织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织。(2)病斑组织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健康组织,并且随病害程度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呈先减后增和先增后减的趋势; 病斑组织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病害程度的增加先增后减,轻度和中度病叶病斑组织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高于健康组织,但重度病叶病斑组织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低于健康组织。(3)病斑和健康组织细菌的基因功能信息及相对丰度基本类似,主要为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3类; 真菌的优势功能类群为植物病原菌、动物病原菌-内生真菌-植物病原菌-木质腐生真菌、未定义腐生真菌、木质腐生真菌和植物病原菌-木质腐生真菌。该研究结果为认识烟草野火病演变规律及叶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44(10):1894-1904    [摘要](112)    [PDF](64)
  • 生态与生物地理
  • 王 静1,2, 潘复静3, 卢倩倩2, 王 斌1*
    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及其土壤养分变异规律
    为促进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在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法和冗余分析法研究了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土壤养分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砾石滩、草地、灌草地和疏林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随着水淹时间的减少,水陆交错带由分布零星草本植物群落逐渐演变为草、灌、乔植物群落,植被物种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在砾石滩最低,在疏林地最高。(2)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随水淹时间的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含水量、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上养分含量最大值多出现在灌草地或疏林地,在草地次之,在砾石滩最低。(3)相关性及冗余分析得出土壤有效氮、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与植被物种α多样性各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有效氮和速效钾与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关联性最强。综上认为,漓江水陆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土壤养分具有异质性分配格局,适度水淹有利于植被群落聚集,对土壤养分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 草本植物对适度水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漓江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过程中需针对性设计不同植被类型区域的修复方案,并充分考虑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效养分之间的关系。
    2024,44(10):1905-1916    [摘要](142)    [PDF](67)
  • 陈 韬1, 梁火连1, 霍春霖1, 罗应华1,2,3*
    岑王老山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动态
    了解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可以为森林的合理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利用2015和2022年两轮调查的数据,运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主坐标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海拔上3个1 hm2群落的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胸径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树木死亡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树木死亡率降低,树木死亡主要发生在小径级中,呈现非随机死亡模式且与活树密度无关。(2)7年间不同海拔群落的α多样性普遍减少,但不显著,α多样性指数变化率在不同海拔群落间相对一致。各群落物种组成出现变化,但差异极小(P>0.99),不同海拔群落间的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3)不同海拔群落树木的平均胸径与总胸高断面积增加,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群落有着良好的自我更新和维持群落稳定的能力。综上认为,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变化在不同海拔上总体一致,这说明群落结构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各群落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变化较小,稀有种消亡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
    2024,44(10):1917-1930    [摘要](150)    [PDF](74)
  • 陈 韬1, 梁火连1, 霍春霖1, 罗应华1,2,3*
    岑王老山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动态(附表)
    了解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可以为森林的合理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利用2015和2022年两轮调查的数据,运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主坐标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海拔上3个1 hm2群落的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胸径结构特征的变化以及树木死亡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树木死亡率降低,树木死亡主要发生在小径级中,呈现非随机死亡模式且与活树密度无关。(2)7年间不同海拔群落的α多样性普遍减少,但不显著,α多样性指数变化率在不同海拔群落间相对一致。各群落物种组成出现变化,但差异极小(P>0.99),不同海拔群落间的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3)不同海拔群落树木的平均胸径与总胸高断面积增加,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群落有着良好的自我更新和维持群落稳定的能力。综上认为,岑王老山南亚热带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变化在不同海拔上总体一致,这说明群落结构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各群落物种组成有趋同趋势,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变化较小,稀有种消亡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
    2024,44(10):1917-1930    [摘要](162)    [PDF](73)
  • 孟 伟1,2, 杜晓军2,3*, 焦志华4, 高贤明2, 刘龙昌1*, 王 宇1
    河南省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对反映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或变化的β多样性及其组分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群落结构及其维持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森林草本层是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关于β多样性的组分(如物种周转和嵌套组分)的相对比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等方面仍缺乏统一认识。该研究基于河南省168个自然林样地草本层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资料,通过Jaccard相异性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河南省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格局,并量化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等影响因素对其β多样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的Jaccard相异性指数为0.94,主要来源于物种周转组分(占总β多样性的96.8%)。(2)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及物种周转组分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嵌套组分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减少趋势。(3)Mantel检验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影响最大,空间距离影响次之,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小; 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共分别解释了总β多样性及其周转组分27.14%、20.35%的变异,其中环境因素可以单独解释的变异最多(分别占总β多样性的10.62%和周转组分的9.35%)。该研究有助于增强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进而为森林植被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2024,44(10):1931-1942    [摘要](122)    [PDF](69)
  • 陆 豫1, 王 波2, 林国良2, 蒋日红3, 王振兴2*
    越南石松类与蕨类植物三种新记录(英文)
    该文报道了越南石松类与蕨类植物新记录三种:广东马尾杉(Phlegmariurus guangdongensis Ching)、龙州铁线蕨(Adiantum longzhouensis A. H. Wang, F. G. Wang & F. W. Xing)和二色瓦韦(Lepisorus bicolor Ching); 文中提供了物种识别特征、凭证标本和地理分布信息等。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越南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也为该地区的生物保护和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标本馆(GXFI)。
    2024,44(10):1943-1946    [摘要](130)    [PDF](65)
  • 刘 群1,2, 陈文红1, 黄 红1,3, 杨 冲1, 范长丽1, 张金国4, 税玉民1*
    云南古林箐喀斯特森林大样地木本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该文以云南古林箐25 hm2喀斯特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植物区系分析、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式开展工作,目的是探究云南古林箐大样地的区系特征及地位以及与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之间的地理联系。结果表明:(1)DBH≥1 cm的木本植物约有78科238属406种(含种下单位且不包括木质藤本)。(2)该大样地科以含2~5种和含1种的科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的37.18%和34.62%,属以含2~4种和含1种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30.25%和65.13%。(3)通过对科和属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发现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种类型和7种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类型占比最大,占50.77%,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的比值(R/T)为4.42; 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种,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泛热带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次之,分别占33.47%、18.22%、13.98%,R/T为10.25。(4)云南古林箐、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科和属组成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比较显示古林箐和补蚌具有最高的科和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74和0.395),补蚌和弄岗的科和属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575和0.297)。(5)属的植物区系谱PCA分析与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类似,但是科的PCA分析结果与科的相似性分析结果不同,科PCA分析结果显示古林箐和弄岗具有更多的地理联系。综上认为,该样地科属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过渡地位明显、区系联系广泛。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谱比较不能得出上述3个地区一致的地理联系结果。
    2024,44(10):1947-1960    [摘要](156)    [PDF](82)
  • 刘 群1,2, 陈文红1, 黄 红1,3, 杨 冲1, 范长丽1, 张金国4, 税玉民1*
    云南古林箐喀斯特森林大样地木本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附录)
    该文以云南古林箐25 hm2喀斯特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植物区系分析、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式开展工作,目的是探究云南古林箐大样地的区系特征及地位以及与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之间的地理联系。结果表明:(1)DBH≥1 cm的木本植物约有78科238属406种(含种下单位且不包括木质藤本)。(2)该大样地科以含2~5种和含1种的科占优势,分别占总科数的37.18%和34.62%,属以含2~4种和含1种的属占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30.25%和65.13%。(3)通过对科和属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发现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种类型和7种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的类型占比最大,占50.77%,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的比值(R/T)为4.42; 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种,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泛热带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次之,分别占33.47%、18.22%、13.98%,R/T为10.25。(4)云南古林箐、云南补蚌和广西弄岗大样地科和属组成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比较显示古林箐和补蚌具有最高的科和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74和0.395),补蚌和弄岗的科和属的相似性系数最低(分别为0.575和0.297)。(5)属的植物区系谱PCA分析与属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类似,但是科的PCA分析结果与科的相似性分析结果不同,科PCA分析结果显示古林箐和弄岗具有更多的地理联系。综上认为,该样地科属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过渡地位明显、区系联系广泛。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谱比较不能得出上述3个地区一致的地理联系结果。
    2024,44(10):1947-1960    [摘要](150)    [PDF](78)
  • 民族植物学研究
  • 张 雄1,2, 冯浩文1,3, 王 瑾1,3, 蔺 蕾1,3, 王雨华1*
    西藏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煨桑是青藏高原上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青藏高原上有着丰富的煨桑植物资源和相关的煨桑文化知识,为调查、记录和研究藏族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该研究团队先后在中国西藏自治区进行了4次煨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访谈了23个乡镇的459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19科36属83种煨桑植物和相关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的人们普遍掌握着丰富的煨桑植物知识。(2)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滇藏方枝柏(Juniperus indica)、髯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的文化价值指数(CV)较高,是煨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3种植物。(3)煨桑植物的利用呈现出地域性和替代性的特点,展现出当地人对煨桑植物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采集的实践经验。该研究将有助于煨桑文化的传承以及煨桑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
    2024,44(10):1961-1975    [摘要](130)    [PDF](69)
  • 蔺 蕾1,2, 丁晓勇1, 胡华斌3, 张德政4, 吴国茂1,2, 梅任强1, 王雨华1*
    西藏札达县藏族有用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
    野生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藏区人民提供了诸多生计必需品。札达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西南部,与印度相邻,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通道。该地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藏族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中掌握了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为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和研究札达县藏族对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该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共访谈了173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3 639条利用报告(UR),并采用利用价值(UV)、文化价值指数(CV)和文化重要性指数(CII)等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札达县藏族掌握着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传统知识,119种可利用野生植物,分属40科83属。(2)该地野生植物利用类别多样,有8个利用类别,并且多种植物同时具有2种及以上用途。(3)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是葛缕子(Carum carvi)(UV=1.220)、冻原白蒿(Artemisia stracheyi)(UV=0.919)、心叶大黄(Rheum acuminatum)(UV=0.890)、柏木属(Cupressus sp.)(UV=0.769)和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UV=0.757),这些植物和当地藏族的生活息息相关。(4)复杂多样的高原环境显著影响该地区野生植物的利用。该研究不仅系统地记录了札达县野生植物利用的知识和特征,有助于该地区植物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传统知识的传承,而且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4,44(10):1976-1988    [摘要](118)    [PDF](67)
  • 蔺 蕾1,2, 丁晓勇1, 胡华斌3, 张德政4, 吴国茂1,2, 梅任强1, 王雨华1*
    西藏札达县藏族有用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附录)
    野生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藏区人民提供了诸多生计必需品。札达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西南部,与印度相邻,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通道。该地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藏族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中掌握了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为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和研究札达县藏族对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该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共访谈了173位信息报告人,记录了3 639条利用报告(UR),并采用利用价值(UV)、文化价值指数(CV)和文化重要性指数(CII)等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札达县藏族掌握着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传统知识,119种可利用野生植物,分属40科83属。(2)该地野生植物利用类别多样,有8个利用类别,并且多种植物同时具有2种及以上用途。(3)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是葛缕子(Carum carvi)(UV=1.220)、冻原白蒿(Artemisia stracheyi)(UV=0.919)、心叶大黄(Rheum acuminatum)(UV=0.890)、柏木属(Cupressus sp.)(UV=0.769)和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UV=0.757),这些植物和当地藏族的生活息息相关。(4)复杂多样的高原环境显著影响该地区野生植物的利用。该研究不仅系统地记录了札达县野生植物利用的知识和特征,有助于该地区植物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传统知识的传承,而且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4,44(10):1976-1988    [摘要](144)    [PDF]()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