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广西植物》2023年第8期
P. 87
8 期 胡仁传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尝试———以社区为主体的渠楠保护小区管理模式研究 1 4 2 9
Abstract: Biodiversit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t presentꎬ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nature reserves. As an essential supplement to the existing nature reserve systems in Chinaꎬ the mini
reserve is an essential means to connect fragmented habitats for animals and plants and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ecosystems.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ꎬ system constructionꎬ daily workꎬ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community ̄based Qunan mini reserve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nan mini reserve is based on the mindset of
“self ̄constructionꎬ self ̄financingꎬ self ̄managementꎬ and self ̄benefit”. It is managed mainly by “equal discussion and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by local community residentsꎬ the local governmentꎬ
and the outside world. (2) The establishmentꎬ constructionꎬ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ni reserve have not only enhance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surrounding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s. It also improv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Qunan community and enriches the spiritual culture of
residents. In additionꎬ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
communitie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biodivers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ervationꎬ and other mini reserves in China.
Key words: biodiversityꎬ mini reserveꎬ community participationꎬ nature reserveꎬ Qunan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James 步进入大众的视野ꎮ 自 1992 年我国第一个自然
et al.ꎬ 2001)ꎮ 目前ꎬ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物种生境 保护小区在江西婺源诞生以来ꎬ中国陆续建立了
和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策略之一 ( Geldmann et al.ꎬ 许多类型的保护小区( 薛美蓉等ꎬ2008)ꎮ 据中国
2013)ꎮ 截至 2017 年底ꎬ中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 林业年鉴数据统计ꎬ截至 2010 年底ꎬ我国自然保
2 750个ꎬ陆域面积约 147 万平方千米ꎬ占我国陆地 护小区总计 4.84 万个ꎬ总面积 13.84 万平方千米
面积的 14.9%(吴静ꎬ 2017)ꎮ 保护区的建立使中国 (国家林业局ꎬ2011)ꎮ 保护小区的建设和实施非
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 的野生动物种群、 常契合«生物多样性公约» ( Convention on Biologial
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国家重点保护的 300 余种珍 Diversityꎬ CBD)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行
稀濒危野生动物、130 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 动目标 21 中提出的“确保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能
得到了较好的保护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到了至 够公平和有效地参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决策ꎬ尊
关重要的作用(欧阳志云等ꎬ 2002)ꎮ 然而ꎬ目前保 重他们对土地、领土和资源的权利ꎬ并确保妇女、
护区保护范围距离«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 女童和青年的参与权利” ( CBDꎬ 2022)ꎮ 许多研
性框架»中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CBDꎬ 2022ꎻ罗 究表明ꎬ允许可持续利用、赋予当地人管理权力、
茂芳等ꎬ2022)ꎮ 同时ꎬ自然保护区长期以来的管理 减少不平等政策并提供适当经济和文化支持的保
都是依靠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来维持ꎬ在一定程度 护措施ꎬ 在 生 态 保 护 方 面 也 能 取 得 很 好 的 成 效
上忽视了当地社区的生存和发展(刘超ꎬ2013)ꎮ 当 (Woinarski et al.ꎬ 2013ꎻ de Vente et al.ꎬ 2016ꎻ
地社区发展与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之间的 Oldekop et al.ꎬ 2016)ꎬ进一步说明了建立和发展
矛盾成为了一个较普遍且急需解决的问题(Ban & 保护小区的可行性ꎮ
Fridꎬ 2018ꎻ Moola & Rothꎬ 2018)ꎻ另外ꎬ我国目前 目前ꎬ我国的保护小区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有
尚有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在保护区以外ꎬ许多 社区共管和以社区为主体两种ꎮ 社区共管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较高的集体林地或分家到户的风水林 小区是保护区管理部门、当地林业部门和社区对
地也并未被列入保护区ꎮ 以广西为例ꎬ截至 2014 年 保护区和周边地区森林资源进行共同管理的过程
底ꎬ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点中仍有 76%处于 (刘超ꎬ2013)ꎬ而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小区则是以
自然 保 护 区 外 (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环 境 保 护 厅ꎬ 自然村、自然屯、林(农)场、营区、自然人等为单位
2014)ꎮ 采取以“自建、自筹、自管、自受益” 为主的方式管
面对当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困境ꎬ一种社区 理ꎬ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 赵俊臣ꎬ2007)ꎮ
参与的自然保护小区(以下简称保护小区) 开始逐 以当地社区为主体的保护小区ꎬ是让当地村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