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广西植物2024年1期
P. 57
1 期 汪雨等: 两种珍稀白蝶兰属(兰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5 3
节点上的数字表示支持率ꎮ
Numbers at nodes are bootstrap support values.
图 8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Fig. 8 Phylogenetic tree conducted based on chloroplast genome sequences
嘉鹏等(2020)筛选出 5 个高度变异的基因间隔区 片段得到的结果一致ꎮ 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在花
序列( psbI - trnS、psbC - trnS、clpP - ex1 - psbB、psaJ - 形态上与分布于亚洲热带的玉凤花属的一些类群
rpl33、 rpl33 - rps18 ) 可 用 于 药 用 石 豆 兰 非常接近ꎬ如花白色、花大、宽药隔、唇瓣具扇形裂
(Bulbophyllum)的鉴定ꎮ 本研究中 2 种白蝶兰属 片等ꎮ 因此ꎬ二者的柱头是否有柄的形态特征不
植物中的多数高变位点位于 LSC 区ꎬ基因间隔区 能作为分属的特征ꎮ Jin 等(2017) 指出柱头有柄
序列 petG-trnW ̄CCA、rps16-trnQ ̄UUG、rps14-psaB、 的特征在这一单系分支中至少独立消失了 2 次ꎮ
petD-rpoA、rpl16-rps3、rrn4.5-rrn5 为高变区ꎬ可用 同属于白蝶兰属的分布于温带的狭叶白蝶兰并未
于中药材龙头兰及其混淆种的鉴别ꎮ 与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聚成一支ꎬ而是和玉凤花
3.3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白蝶兰属和玉凤花属的 属的 H. cruciformis 和线叶十字兰亲缘关系更近ꎮ
系统发育关系 Kim 等(2017) 和 Tachibana 等(2021) 认为该种属
长期以来ꎬ关于红门兰亚族内的进化与分类 于玉凤花属ꎬ本研究支持该观点ꎬ狭叶白蝶兰应置
问题争议不断ꎮ 在白蝶兰属与玉凤花属中具宽大 于玉凤花属中ꎮ 本研究初步的系统发育结果与 Jin
扇形的唇瓣侧裂片的种类在形态上最为接近ꎬ传 等(2014ꎬ2017)基于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片段的
统的形态学分类主要是根据柱头是否有柄将二者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ꎬ均认为目前
区分开来(Wah et al.ꎬ2021)ꎮ 但是ꎬ形态学特征往 划分的白蝶兰属并非单系ꎬ与玉凤花属嵌套不能
往变异丰富、个体差异较大ꎮ 因此ꎬ我们需要结合 分开ꎬ可归并至玉凤花属中ꎮ 完整的叶绿体基因
更加充分的分子证据ꎮ 玉凤花属和白蝶兰属的遗 组长度约 15 kbꎬ包含 77 ~ 78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ꎬ
传背景资料尚十分缺乏ꎬ仅报道了为数不多的一 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建树ꎬ序列长度、变异率和信息
些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ꎮ 本研究通过 GenBank 检 位点均大大增加ꎬ物种间关系的支持率都很高ꎬ多
索到的玉凤花属和白蝶兰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 数分支的支持率高达 100%ꎬ表明利用叶绿体基因
序列构建了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ꎬ发 组序列构建系统的发育树为解决白蝶兰属和玉凤
现景洪白蝶兰和鹅毛玉凤花亲缘关系最近ꎬ并与 花属物种之间的物种关系提供了有用信息ꎬ在今
龙头兰聚为一个单系分支ꎬ这一单系分支与 Jin 等 后的研究中ꎬ可在进一步全面取样的基础上ꎬ探讨
(2014ꎬ2017) 基于 2 个核基因和 5 个叶绿体基因 这一复杂类群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