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期
P. 66
6 2 广 西 植 物 43 卷
洋化工ꎬGF254)ꎬ制备 C 色谱柱 (YMC ̄Pack ODS ̄ 2.3 HPLC 分析
18
Aꎬ 250 mm × 20 mmꎬ 5 μmꎬ YMC Co.ꎬ Ltdꎬ Kyotoꎬ 采 用 HPLC 对 活 性 较 好 的 乙 酸 乙 酯 层
Japan)ꎬ甲醇(色谱纯ꎬ麦克林)ꎬ其他常规试剂(分 (PPNE) 进 行 分 析ꎮ 色 谱 条 件: 色 谱 柱 Kromasil
析纯ꎬ国药集团)ꎮ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 B16(武汉 100-5-C18 柱(4.6 mm × 250 mm)ꎬ检测波长为
博士德)ꎬ人黑色素瘤细胞株 A375(武汉博士德)ꎬ 276 nmꎬ流动相(0.1 %甲酸 A ~ 乙腈 B)ꎬ流速为 1
CCK8 试剂盒( 上海生工)ꎬDMSO( Biosharp)ꎬ胎牛 mLmin ꎬ进样体积为 5 μLꎬ采用梯度洗脱ꎬ平衡
 ̄1
血清( Gibco)ꎬ培养基 RPMI ̄1640 ( HyClone)ꎬ胰酶 柱子采用 15 % Bꎮ 洗脱过程为 0 ~ 5 minꎬ30% Bꎻ
(Gibco)ꎮ 5 ~ 10 minꎬ30% ~ 40%ꎻ10 ~ 20 minꎬ40% Bꎻ20 ~ 30
minꎬ40% ~ 50% Bꎻ40 ~ 45 minꎬ 50% ~ 60% Bꎻ45 ~
2 实验方法 50 minꎬ 60% ~ 98% Bꎻ50 ~ 55 minꎬ98% Bꎻ55 ~ 60
minꎬ15% Bꎮ PPNE 的 HPLC 如图 2 所示ꎮ
2.1 提取和分离
将新鲜婆婆纳全草晾干ꎬ取 1 kg 干燥全草粉
碎ꎬ用 90%乙醇室温浸提 3 次ꎬ每次 72 hꎬ合并提
取浸提液ꎬ减压浓缩至无醇味ꎬ加纯水稀释粉碎ꎬ
最终体积为 1 Lꎮ 经水分散后的提取物依次用石
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ꎬ少量多次ꎬ至萃取液
颜色变淡为止ꎬ减压回收萃取溶剂ꎬ得 7.7 g 的石
油醚层、13.30 g 的乙酸乙酯层、9.30 g 的正丁醇
层、25.46 g 的水层样品ꎮ
通过活性评价发现ꎬ乙酸乙酯层样品即乙酸
乙酯萃取部位( PPNE) 较其他样品具有突出的抑
制黑色素瘤细胞 B16 和 A375 的活性ꎬ对 PPNE 样
品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ꎮ 取 PPNE(12.56 g) 样品
用适量甲醇溶解ꎬ经 0.45 μm 微孔滤头过滤ꎬ反向 图 1 婆婆纳的分离纯化流程图
Fig. 1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flow
硅胶(ODS) 拌样ꎬ以甲醇 ∶ 水(1 ∶ 1 ~ 1 ∶ 0) 为洗
chart of Veronica didyma
脱剂进行 ODS 柱层析ꎬ经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和薄层色谱( TLC) 检测ꎬ合并馏分ꎬ得 A、B、C、D、
E 五个部分ꎮ A 部分ꎬ采用葡聚糖凝胶柱( HL ̄20ꎬ
洗脱剂为甲醇和水系统) 进行反复的柱层析ꎬ得化
合物 1(45 mg)和化合物 2(39 mg)ꎮ B 部分ꎬ采用
葡聚糖凝胶柱(HL ̄20ꎬ洗脱剂为甲醇和水系统) 进
行反复的柱层析ꎬ得化合物 5(19 mg)ꎮ C 部分ꎬ采
用葡聚糖凝胶柱(HL ̄20ꎬ洗脱剂为甲醇和水系统)
进行反复的柱层析ꎬ得化合物 6(15 mg)ꎬ分别合并
凝胶柱层析后含有化合物 3 和化合物 4 的馏分ꎬ采
用半制备色谱进行制备( 检测波长为 254 nmꎬ甲
醇 ∶ 水为 55 ∶ 45)ꎬ制备后采用凝胶柱层析纯化得 图 2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 HPLC 图
化合物 3(21 mg)和化合物 4(19 mg)ꎮ E 部分ꎬ采 Fig. 2 HPLC diagram of ethyl acelate extract (PPNE)
用葡聚糖凝胶柱(HL ̄20ꎬ洗脱剂为甲醇和水系统)
柱层析后ꎬ采用半制备色谱进行制备[ 检测波长为 2.3 细胞培养
254 nmꎬ甲醇 ∶ 水(65 ∶ 35)]ꎬ制备后采用凝胶柱 细胞接种于直径为 6 cm 的细胞培养皿中ꎬ用
层析纯化得化合物 7(35 mg)ꎮ 含 10%胎牛血清、1%双抗的 RPMI ̄1640 培养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