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广西植物》2023年第1期
P. 74
7 0 广 西 植 物 43 卷
根各约 5 gꎬ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ꎬ用滤纸吸干表
1 材料与方法 面水分ꎬ剪成小片( 叶片) / 段( 茎和根) 放入灭菌
平皿中ꎬ用无菌水洗涤 3 次并吸干ꎮ 用 75% 乙醇
1.1 材料 浸泡叶片 30 sꎬ茎段和根 60 sꎮ 无菌水浸泡冲洗 5
供 试 样 品 蕲 艾 ( Artemisia argyi var. argyi 次并吸干ꎬ用 2.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叶片 2 minꎬ
‘Qiai’):采自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三渡村 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茎段和根 3 minꎬ无菌水浸泡
五组大田种植ꎬ样品采集后用自封袋密封后马上 2 minꎬ循环 3 次ꎬ用无菌滤纸吸干残留的水分ꎮ 吸
回实验室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ꎮ 取最后一次漂洗的无菌水 200 μL 涂布于 LB 培养
供试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 基平板ꎬ验证消毒效果ꎮ
葡 萄 球 菌 ( Staphylococcus aureus)、 产 气 肠 杆 菌 将消毒好的组织样品放入无菌研钵中ꎬ向其
(Enterobacter aerogenes)、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 Bacillus 内加入 9 mL 无菌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英砂ꎬ研磨至
subtilis)、变形杆菌(Proteusbacillus vulgaris) 和小肠 成匀浆状ꎬ100 倍梯度稀释ꎬ取 200 μL 的适当梯度
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均保存 稀释液至 LB 固体培养平板上ꎬ均匀涂布ꎬ分别置
于黄冈师范学院经济林种质资源改良与综合利用 于 28 ℃ 和 37 ℃ 培养ꎮ 挑选菌落形态不同的单菌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ꎮ 落纯化ꎬ并将形态大部分相似的菌落划归为同一
培养基:LB 固体及液体培养基(1 L) ( 蛋白胨 类ꎬ保存菌株备用ꎮ
10 gꎬ酵母提取物 5 gꎬNaCl 10 gꎬpH 7.0ꎬ固体加琼脂 1.2.2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参照« 微生物学实验教
粉 18 g)用于蕲艾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分离扩繁ꎮ 程»(周德庆和徐德强ꎬ 2013)ꎬ采用平板划线法分
淀粉培养基(1 L)(牛肉膏 5 gꎬ蛋白胨 10 gꎬNaCl 5 离得到内生细菌单菌落ꎬ记录菌落的颜色、形态、
gꎬ可溶性淀粉 2 gꎬpH 7.0 ~ 7.2ꎬ琼脂 18 g)、牛奶培 透明度等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及革兰
养基 ( LB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11% 灭菌的脱脂奶 氏染色反应ꎮ 参考«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 东
粉)、刚果红培养基(1 L)(羧甲基纤维素钠 15 gꎬ蛋 秀珠和蔡妙英ꎬ 2001) 测定筛选菌株的生理生化
白胨 5 gꎬKH PO 2.0 gꎬMgSO 0.2 gꎬNaCl 5 gꎬ琼脂 反应ꎮ 此外ꎬ挑取活化后的内生细菌ꎬ分别在含淀
2 4 4
18 gꎬ刚果红 0.2 gꎬpH 7.0)和油脂培养基(LB 固体 粉培养基平板、牛奶培养基平板、刚果红培养基平
培养基加入 1%吐温 80)分别用来筛选产淀粉酶、蛋 板和油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ꎬ37 ℃ 培养 1 ~ 2 d 后ꎬ
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内生细菌ꎮ 蛋白胨水培 在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平铺一层卢戈氏碘液ꎬ其余
养基(1 L)(蛋白胨 10 gꎬNaCl 15 gꎬpH 7.3~7.5)、蔗 平板不做处理ꎬ分别观察淀粉平板、牛奶平板和刚
糖/ 葡萄糖发酵培养液[蛋白胨水培养基 1 Lꎬ1.6% 果红平板上菌落周围的透明水解圈ꎬ以及吐温 80
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5 mLꎬ20%蔗糖溶液(蔗糖发 平板上的白色晕圈ꎬ测量并计算透明水解圈和白
酵)ꎬ2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发酵)]、葡萄糖蛋白 色晕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ꎮ
胨水培养液(1 L) (葡萄糖 5 gꎬ蛋白胨 5 gꎬK HPO 1.2.3 16S rDNA 分子生物学鉴定 提取筛选菌株
2 4
2 gꎬpH 7.2~7.4)、明胶液化培养基(1 L) (蛋白胨 5 的染色体总 DNAꎬ以菌株的总 DNA 为模板ꎬ利用通
gꎬ明胶 100~150 gꎬpH 7.2 ~7.4)和柠檬酸盐培养基 用引物对 27F:5′ ̄AGAGTTTGATCCTGGCTCAG ̄3′和
(1 L) [柠檬酸钠 2 gꎬK HPO 1 gꎬNH H PO 1 gꎬ 1492R: 5′ ̄TACCTTGTTACGACTT ̄3′ 扩 增 菌 株 16s
2 4 4 2 4
NaCl 5 gꎬMgSO 0.2 gꎬ琼脂 18 gꎬ1%溴麝香草酚蓝 rDNA 基因ꎮ 25 μL 的反应体系:模板 1 μLꎬ上、下游
4
(酒精溶液) 10 mLꎬpH 6.8] 分别用来进行吲哚试 引物 各 1 μLꎬ ddH O 9. 5 μLꎬ Taq DNA 聚 合 酶
2
验、蔗糖/ 葡萄糖发酵试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 Mix12.5 μLꎮ PCR 反应条件:94 ℃ 预变性 3 minꎬ94
试验) / 甲基红试验(MR 试验)、明胶水解试验和柠 ℃变性 30 sꎬ55 ℃退火 30 sꎬ72 ℃ 延伸 1 minꎬ共 30
檬酸盐试验ꎮ 个循环ꎬ72 ℃延伸 10 minꎮ 取 PCR 产物于 1%的琼
1.2 方法 脂糖凝胶上电泳ꎬ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回收 DNA 片
1.2.1 内生菌的分离纯化 参照专利“ 一种艾草内 段ꎬ回收后的片段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生菌的分离方法”分离蕲艾根、茎和叶的内生细菌 测序ꎮ 根据测序结果ꎬ将序列在 EzBioCloud(https:/ /
(徐碧林等ꎬ 2019)ꎮ 取健康、无病害的艾叶、茎和 www.ezbiocloud.net/ resources/ 16s_download)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