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广西植物》2023年第7期
P. 87

7 期          程璐瑶等: 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 1 个新四氢 ̄β ̄咔啉二酮哌嗪的分离鉴定                                       1 2 5 5
                           表 1  化合物 1 的 H(800 MHz) -和 C(200 MHz) -NMR 波谱数据(CD OD)
                                           1
                                                           13
                                                                                         3
                           1                  13
                   Table 1   H (800 MHz) - and  C (200 MHz) -NMR spectroscopic data for Compound 1 (CD OD)
                                                                                                 3
               编号          C 化学位移         H 化学位移(耦合常数)         编号          C 化学位移          H 化学位移(耦合常数)
               No.            δ C              δ H (J in Hz)    No.           δ C              δ H (J in Hz)
                2          132.5 (C)                            14         121.1 (CH)           7.08 m
                3          45.8 (CH)        5.74 dd (7.0ꎬ 3.8)  15         110.4 (CH)         7.25 d (8.1)
                5          164.5 (C)                            15a        136.4 (C)
                6          56.1 (CH)          4.45 t (3.8)      16         39.6 (CH 2 )     2.97 dd (13.9ꎬ 4.9)
                8          167.9 (C)                            17         134.9 (C)
                9          52.2 (CH)        4.11 dd (11.8ꎬ 4.1)  18        130.0 (CH)           7.08 m
                10         25.9 (CH 2 )     2.7 dd (14.8ꎬ 4.2)  19         128.1 (CH)           7.08 m
                11         105.2 (C)                            20         126.9 (CH)           7.08 m
               11a         126.0 (C)                            21         128.1 (CH)           7.08 m
                12         117.1 (CH)         7.16 d (7.8)      22         130.0 (CH)           7.08 m
                13         118.5 (CH)         6.95 t (7.0)      1′         17.5 (CH 3 )       1.48 d (6.9)































                                               图 1  化合物 1-4 的化学结构
                                          Fig. 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4



            (CH ̄6)与 δ 2.97 / δ 39.6(CH  ̄16)相连ꎬδ 5.74 /         105.2(C ̄11) 和 δ 126.0( C ̄11a) 之间的相关( 图
                       H       C        2           H                          C
            δ 45. 8 ( CH ̄3) 与 δ 1. 48 / δ 17. 5 ( CH  ̄1′) 相 连  2)ꎬ进一步证明化合物 1 具有四氢 ̄β ̄咔啉二酮哌
             C                 H       C         3
            (图 2)ꎬ推测化合物 1 含有二酮哌嗪结构ꎮ                            嗪类的结构单元ꎮ δ 2.97(H ̄16)与 δ 56.1(C ̄6)、
                                                                                 H               C
                 化合物 1 的 HMBC 谱显示 δ 1.48(H ̄1′)与 δ              δ 134. 9 ( C ̄17 )、 δ 130. 0 ( C ̄18ꎬ C ̄22 ) 之 间 的
                                          H               C     C                C
            132.5( C ̄2)ꎬ δ 5. 74 ( H ̄3) 与 δ 132. 5 ( C ̄2)、 δ   HMBC 相关ꎬ表明单取代苯通过 16 位的亚甲基与
                          H               C               C
            164.5(C ̄5)、δ 52.2(C ̄9) 和 δ 105. 2( C ̄11) 之间        二酮哌嗪骨架的 C ̄6 位相连ꎮ ROESY 谱进一步显
                         C              C
            的相关ꎬδ 4. 45 ( H ̄6) 与 δ 164. 5 ( C ̄5)、 δ 167. 9     示 δ 5.74( H ̄3) / δ 4.11( H ̄9) / δ 2.97( H ̄16)、δ
                     H               C              C             H             H             H
            (C ̄8)之间的相关ꎬδ 4.11( H ̄9) 与 δ 45.8( C ̄3)、            1.48(CH  ̄1′) / δ 4.45(H ̄6) 之间的 NOE 相关( 图
                               H              C                        3     H
            δ 164.5(C ̄5)、δ 167.9(C ̄8) 和 δ 105.2(C ̄11) 之        2)ꎬ表明 H ̄3、H ̄9 和 H ̄16 处于二酮哌嗪环的同一
             C             C               C
            间的相 关ꎬ δ 2. 70 ( H ̄10) 与 δ 132. 5 ( C ̄2)、 δ        侧ꎬ而 CH  ̄1′和 H ̄6 位于该环的另一侧ꎬ由此表明
                        H                 C               C            3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