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广西植物》2025年第2期
P. 23
2 期 刘坤等: 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 2 5
图 5 桑树桑黄总三萜的抗氧化活性
Fig. 5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otal triterpenes from 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热时间过长会使三萜物质的结构遭到破坏( 何策 经 UHPLC ̄ESI ̄MS 检测ꎬ从 Fa 组分测出 8 个
等ꎬ2021)ꎬ因此出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ꎻ不同乙醇 三萜类化合物ꎬ即甘草次酸、黄柏酮、熊果酸、大戟
浓度对 三 萜 类 化 合 物 的 溶 解 度 不 同ꎬ 浓 度 超 过 醇、24ꎬ25 ̄二羟基羊毛甾醇、大豆皂苷 B、羊毛甾醇
75%时一些非极性杂质可能会过多溶出ꎬ反而出 和山楂酸ꎬ说明 Fa 中含具有良好药用价值的三萜
现下降趋势(杨开等ꎬ2018)ꎻ当液料比低于 35 ∶ 1 单体成分ꎮ 通过体外实验ꎬ发现 Fa 对肿 瘤 细 胞
(mLg )时ꎬ可能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超声波作 HCT ̄116、SGC7901 和 PC3 的抑制作用都有所提
 ̄1
用 功 率 变 小ꎬ 而 使 三 萜 提 取 量 下 降 ( 杨 开 等ꎬ 高ꎬ其中对 PC3 的抑制作用最佳ꎬIC 值为 53.39
50
2018)ꎮ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后ꎬ确定最佳提取 μgmL ꎮ Fa 组分对 DPPH 自由基和 ABTS 自由
 ̄1
工艺为提取时间 55 min、提取温度 45 ℃ 、乙醇浓 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活性ꎬ半数清除率浓度分别为
度 75%、液料比 35 ∶ 1(mLg )ꎬ此工艺提取的桑 42.76 μgmL 和 66.24 μgmL ꎮ 有研究表明三
 ̄1
 ̄1
 ̄1
树桑黄总三萜含量为 10.34 mgg ꎬ与理论值之 萜结构中侧链上与羧基共轭的双键可能是活性基
 ̄1
间的拟合度较好ꎬ高于微波辅助提取的暴马桑黄 团ꎬ具有羧基的三萜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ꎬ各物
总三萜含量(9.81 mgg )(张林芳等ꎬ2015) 和超 质中羟基取代基的位置也关系到抗肿瘤活性的强
 ̄1
 ̄1
声辅助法提取的桑黄总三萜含量(9.40 mgg ) 弱(王华ꎬ2012ꎻ杜国华等ꎬ2017)ꎮ 经结构分析发
(谢江宁等ꎬ2012)ꎬ并且与齐欣等(2010) 的研究 现ꎬ化合物 1、3-8 在 C ̄3 位置上均有羟基ꎬ化合物
结果桑树桑黄总三萜的含量比其他桑黄要高相一 1、3、6 和 8 在 C ̄12 处有双键的存在ꎬ这些基团可
致ꎮ 此外ꎬ桑树桑黄总三萜粗提物纯度为12.61%ꎬ 能是重要的抗肿瘤活性位点ꎬ并且化合物 3( Zhang
与何 策 等 ( 2021 ) 报 道 的 总 三 萜 粗 提 物 纯 度 et al.ꎬ 2010)、化合物 4(Grade et al.ꎬ 2022)和化合
12.32%较接近ꎮ 说明桑树桑黄的三萜含量相对稳 物 7(Fu et al.ꎬ 2022)都能促进肿瘤细胞 PC3 的凋
定且属于三萜含量较高的一种桑黄ꎮ 亡ꎮ 化 合 物 1 ( Chen et al.ꎬ 2013) 和 化 合 物 3
经 D101 型树脂纯化后ꎬ桑树桑黄总三萜纯度 (Ramachandran & Prasadꎬ 2008) 也有 DPPH 自由
从 12.61%提高到 21.53%ꎬ这与杜令娟等(2017) 基和 ABTS 自 由 基 清 除 活 性 的 报 道ꎬ Fa 组 分 对
的报道较一致( 经 D101 型树脂纯化后ꎬ总三萜纯 DPPH 自由基和 ABTS 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可能与
度从 9.20%提高至 20.94%)ꎮ 再经 Sephadex LH ̄ 这些三萜化合物密切相关ꎮ 综上所述ꎬFa 具有一
20 进 一 步 纯 化 后ꎬ 得 到 的 Fa 组 分 纯 度 提 高 至 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三萜类物质ꎬ可作为
47.98%ꎮ 以上 表 明 大 孔 吸 附 树 脂 结 合 Sephadex 一种安全的天然抗肿瘤和抗氧化剂ꎮ
LH ̄20 是一种有效的桑树桑黄三萜纯化方法ꎮ 值得注意的是桑树桑黄在纯化过程中损失率